如何識別非法集資
1、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必須經過法定部門審批。如某種集資活動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和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的集資,就涉嫌非法集資。
2、看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所謂“不特定對象”是指社會公眾,即具有不同身份、年齡、性別、職業、行業、階層、關系的社會各類人員,而不是單位內部或外部的少數特定人員。
3、看是否承諾回報。非法集資行為一般具有許諾一定比例集資回報的特點,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或投資回報,即通常所謂的“保底”條款。
4、看是否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目的。從事非法集資的單位或個人一般都是在貌似合法的形式下掩蓋其非法集資活動的實質。
如何防范非法集資風險
為了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的蔓延,煙臺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在此提醒廣大社會公眾:要主動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面對手段多樣的非法集資,要端正心態,理性思考和分析,自覺抵制非法集資活動。
1、要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免費的午餐”。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客觀、冷靜分析,識破其虛假、欺騙、誘惑的實質,避免上當受騙。
2、要認清參與非法集資的法律和經濟風險。國務院《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明確規定:“參與非法金融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非法集資本身是違法行為,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3、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市場有輸贏,投資有盈虧,特別是一些不規范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人們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依法保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