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小區內的自動售水機前接水。

  自動售水機現在幾乎遍布濟南的各大小區,但對其的監管一直存在空白。日前,濟南針對小區自動售水機出臺的監管辦法已經向社會征求了意見,即將出臺。這些售水機制出的水,能符合新規要求嗎?

  多久換濾芯?

  無記錄的占多數

  一兩塊錢一小桶,價格便宜,口感比自來水還要好一些,這些優勢,讓自動售水機在濟南發展迅猛,進入濟南的幾年來,幾乎遍布了濟南的各個小區,品牌也是五花八門。7月下旬,記者陸續走訪了濟南的十幾個小區,發現這些售水機的品牌、型號幾乎全都不同。生產出的水,也是起出了各種的名字:弱堿性水、活水、純凈水、直飲水、活凈水……看起來都十分高端。

  實際上,仔細觀察,這些五花八門的水都有著同樣的本質,都是自來水經過幾道或者十幾道工序凈化程序而成。因此,要保證水質,及時更換濾芯十分關鍵。但在記者探訪的十幾個小區當中,只有東園莊園、陽光舜城和棋盤小區的三臺售水機上,貼著維護保養記錄。保養時間各不相同,有的是一周登記一次,有的每次間隔十天半月,其他的小區制水機上則沒有任何記錄。

  在管理辦法當中,對于小區自動售水機的放置環境也進行了規定。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自動售水機放置的位置一般位于小區中的綠化地帶,以及小區廣場、出入口附近。大多數的環境都比較整潔,但也有部分小區擺放的位置,周邊比較雜亂。

記者抽取了6個小區自動售水機的水樣,經鑒定機構監測發現,有兩個小區的水樣菌落超標。

  六瓶水兩瓶不合格

  全部都呈弱酸性

  “電視上不是說,這些售水機里的水,比自來水細菌多多了,我從來不喝。”在誠基中心,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售水機里的水真的都不能喝嗎?記者找到一家水質機構進行了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