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4小時7月23日訊山東氣象臺今天下午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截至下午15時,東營、濟南、淄博、濰坊、菏澤、濟寧、棗莊和臨沂等市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預計明后兩天,除半島南部地區外,我省大部地區最高氣溫35~36℃。而且空氣濕度特別大,在60%以上。
據濟南市氣象臺7月23日09時30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23日至25日我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5~36℃,最低氣溫在29℃左右,相對濕度60%~80%,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天氣悶熱,高溫中暑氣象等級高,建議做好防范工作。濟南高溫預警一般在6月首發,今年是2011年后發布高溫預警最晚的一次。
全國遭遇雨熱兩重天:
>今晚起北方又將遭遇強降雨。預計今天夜間開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等地自西向東先后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局地還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
>中央氣象臺今早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23日至25日,南方地區高溫范圍逐漸擴大,其中,江南、華南、江淮、江漢、黃淮及四川盆地東部等地最高氣溫可達35~37℃,部分地區38~40℃,局地可超過40℃。
高溫下的新聞:
>上海昨天包攬全國高溫榜,當日12時氣溫最高的前十名中,上海占據了前六名,其中浦東位列高溫之首,最高氣溫達到38.4℃。
>別人的“高溫福利”:南京一家體育策劃公司每天都有無限量供應綠豆湯、酸梅汁、礦泉水,還給員工發防暑藥品;有土豪公司安排員工出國避暑,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隨便挑;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從8月1日起到8月9日放高溫假,而且工資照發……網友:羨慕得心都碎了!
>城會玩!對租客來說,買臺新空調裝在出租房里不太現實。青島一些商家推出了空調租賃服務,獲得青睞。一部1.5P的二手空調,租兩個月的價格只需300元。
>>>>>>高溫天小貼士:
高溫天如何防暑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只要采取正確的措施,我們同樣能過一個健康清涼的夏天。高溫天氣要注意什么呢?高溫天氣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高溫天氣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在戶外工作時,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曬皮膚,最好帶冰涼的飲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從外面回到室內后,切勿立即開空調吹;
三要盡量避開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一時段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
四要注意高溫天飲食衛生,防止胃腸感冒;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
六要注意對特殊人群的關照,特別是老人和小孩,高溫天容易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小兒不良癥狀;
七要注意預防日光照曬后,日光性皮炎的發病。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癥狀,應用涼水沖洗,嚴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八要注意出現頭暈、惡心、口干、迷糊、胸悶氣短等癥狀時,應懷疑是中暑早期癥狀,應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高溫天氣飲食注意事項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而夏天人們食欲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專家建議: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制品、海帶、蛋類等。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對于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能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壓的作用。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

高溫天氣如何防暑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防兩邪、防貪涼
一防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所化,獨發于夏季。這時暑熱之邪,可以耗散陽氣津液,造成汗出過多,體液減少而傷津,唇干口燥,尿黃心煩等現象,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范措施——要保護好心神,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只要做好這兩點,精神自然會飽滿,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要防濕邪:“濕”也為長夏之主氣,尤其在南方,天氣炎熱又多雨。因為濕邪重濁向下,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所以,在夏天多發生皮膚病變和關節炎等。三伏時,由于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易發胃腸炎、痢疾等。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醫認為,在長夏季節的飲食原則宜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我國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處。食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喝粥。養生家認為,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三要防“貪涼”:防暑、防濕是夏天每個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涼更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取舒適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過度貪涼則容易感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現各種癥狀更加明顯。
防范措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低于25℃。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入睡后,最好關上空調。當在室內感覺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