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檔線文科590分、理科640分以下扎堆

  如果把文理科投檔分數線由大到小排列,投檔線位次也就浮出了水面。記者統計發現,在今年一批次文科投檔情況中,投檔線高于590分的學校數量相對較少,這一分數線以下、同一分數段內的學校就陡然增多。640分以上的僅有清華大學一所,630-639分只有北大一所。

  從理科來看,“扎堆”從640分以下開始出現。700分以上的學校只有北大一所,690-699分之間為3所,680689分之間為7所,670-679分之間有6所,660-669分之間有8所,650-659分之間為13所,640-649之間有9所。在630-639分之間的學校就增至22所,此后每10分的分數段由大到小分別有學校29所、42所、52所、43所、44所、29所、31所、24所、15所和17所。錄取現場探訪 核心數據密碼3人掌管,同時在場才可操作

  7月20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財經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的網上錄取工作現場探訪發現,考生在獲得錄取通知書前,錄取工作需先經過11大步驟的“考驗”。

  上午10點左右,經過兩名武警戰士把守的大門,一進入網上錄取現場,緊張有序的氣氛立刻在身旁縈繞。記者在一名錄檢員的電腦屏幕上看到,在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現場管理子系統中,主要有錄取管理、錄取現場查詢、考生信息查詢等窗口。頁面上方顯示有批次、科類、計劃性質等內容,在“院校狀態”一欄,還可能存在“等待錄檢”、“正在閱檔”等狀態。如果考生因體檢不合格或專業不服從調劑且分數達不到的話則會顯示為一種預退檔的狀態。

  從網上錄取開始后,整個工作就進入一條嚴格的操作流程。首先,院校啟動院校子系統聯網登錄,省招考院服務器再啟動身份驗證服務,驗證合法后進入院校核對/調整計劃、提出/修改調檔要求,省招考院再審核院校計劃調整或調檔要求,同意后省招考院按當前志愿投檔。

  隨后,院校下載投檔單、下載審閱考生電子檔案,由院校形成預錄取或預退檔意見,院校向省招考院上載審核意見后,由省招考院審核院校意見。該審核意見同意后,判斷院校計劃是否完成,如完成則由省招考院打印、郵寄錄取名冊,最后由院校發送錄取通知書。如此算來,考生在接到通知書前,錄取工作需經歷11大步驟。

  網上錄取過程既嚴謹又緊張,錄檢員紀律也十分嚴格甚至苛刻。例如,為確保數據安全,錄取核心數據需由掌管密碼的3人同時在場才能進行數據操作;錄檢員不得將個人移動存儲設備、手機連接錄取用的計算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