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濟寧司機高勇駕駛滿載大蒜的貨車,從北京上高速公路返回濟寧,在省外一路上均享受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免費政策,但在省內從濟寧北高速公路收費站下高速時,卻被要求繳納210元的高速通行費。“我干了多年大蒜運輸,走遍全國各地大蒜享受綠色通道免費,為啥唯獨濟寧收費?”

大蒜車從外地回濟寧,下高速收費210元
40歲的高勇是金鄉縣一名貨車司機,16日下午駕車拉6噸大蒜從日東高速濟寧西入口上高速,當日晚上抵達北京豐臺區后,從新發地蔬菜市場出口下高速。
“大蒜在鮮活農產品目錄之內,從山東到河北、河北到北京,以及從北京下高速,均享受高速綠色通道免費政策。”高勇坦言,自己搞了多年的大蒜運輸,基本上走遍了全國各地,大蒜享受鮮活農產品的綠色通道免費政策,在他眼中已成為常態。
由于買賣雙方溝通出現問題,高勇運到北京的大蒜需要運回金鄉。17日早上8點半,他拉著整車大蒜原路返回。當日下午5點左右,當駕車行至日東高速濟寧北出口準備下高速時,高勇卻遇到了問題。“收費站工作人員得知車上是大蒜,說大蒜不享受免費政策,需要交納210元的通行費。”
一臉詫異的高勇追問是否有收費標準和文件,工作人員卻告知手頭無任何文件,只是接到了上級領導的口頭通知。
在高勇提供的兩段手機視頻中記者看到,他所駕駛的江淮輕卡車廂內整齊地擺放著用紅色膠皮袋裝的白皮大蒜。“第一我沒有超載,第二我的營運證沒有任何問題,按照規定我應該免費通行。”高勇無奈地說。在第二段手機視頻上,記者看到,面對高勇的質疑,一男一女兩名高速收費員一再解釋:“接到了上邊領導的口頭文件,7月1日之后運輸大蒜的車輛都要收費,都是這樣執行的。”雙方僵持兩個多小時后,事態沒有任何進展,收費員堅持只有交費后才能駛離高速出口。
由于大蒜訂戶規定了大蒜運抵時間,高勇無奈交納了210元的通行費用。從高勇提供的發票上,記者看到,其車輛駛入高速公路地點為“京臺魯冀”,出口為“濟寧北”。在發票背面用黑色簽字筆寫有“大蒜”兩字。“字是我要求收費員寫的,收費需要有個憑證。”高勇說。
干皮蒜要收通行費,干皮姜卻不用交費
38歲的金鄉貨車司機魏安坤也有相同的遭遇。17日下午6點,他滿載8噸大蒜行至高速濟寧西出口同樣被要求交235元的通行費。“收費員說接到口頭通知,全省執行的都是一樣的標準。”讓魏安坤不解的是,收費員并沒有下車查驗大蒜的干濕程度,只說7月1日之后凡是拉大蒜的貨車都要交錢。
19日上午,記者撥通齊魯高速客服電話96659,一名客服人員說,目前執行的標準為濕皮大蒜享受綠色通道免費,干皮蒜則應收費。當記者詢問是否為全國統一規定時,該客服人員稱這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出臺的規定。
19日下午,記者趕至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濟寧分公司,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拿出一份《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明確鮮活農產品判別標準的通知》。通知所附《爭議鮮活農產品判別暫行標準》,在“其他爭議較大的農產品”一項提到:姜、洋蔥、土豆等,由于儲存時間較長,與蘋果、葡萄等的存儲方式相同,反季節運輸時,表皮干燥,列入綠色通道減免范圍。但又規定:濕皮大蒜屬于綠色通道減免范圍,干皮大蒜不列入綠色通道減免范圍。
大蒜同樣儲存時間較長,表皮干燥,為何卻不能與姜、洋蔥同等對待?面對記者的提問,該工作人員稱其并不知情,“只是執行集團的文件規定”。
干濕全憑眼看手摸,收費員也一頭霧水
怎樣界定大蒜的干濕程度?有沒有詳細的執行標準和細則呢?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速收費員坦言,對此他也是一頭霧水。“聽說是集團下的通知,領導只是口頭講了一下,具體怎樣執行也不大清楚。”該收費員坦言,領導規定,6月30日之前的大蒜為濕皮大蒜,之后的統一按照干皮大蒜收費。
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濟寧分公司收費管理部負責人郭祥房解釋說,除了時間上界定之外,他們還要求每一位收費管理員必須親自查驗大蒜的干濕程度。
“原則上我們規定,從地里剛挖出的表皮是濕的,且帶有泥土的大蒜為濕皮大蒜,表皮干燥的為干皮大蒜。”郭祥房坦言,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全省就執行這一標準,但由于觀感不一,收費員在大蒜的鑒別上存在不同的標準,“有的市收,有的市不收。”
“濟寧執行的標準主要為,收費員通過看和觸摸來認定。各省也存在類似的爭議,執行標準不一。”郭祥房說,“同一收費站內的兩名不同員工,也許對同一批大蒜的認定上就存在差異。這也極易造成收費員和貨車司機的糾紛。”對此,他們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匯報,上級部門發現了問題,決定20日下午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對包括大蒜在內的爭議較大的農產品進行具體的界定。
鮮蒜運量不足一成,干蒜收費制約產業發展
進入流通環節的大蒜中,干、濕大蒜各占多大比例?干皮大蒜不列入綠色通道減免范圍對大蒜運輸行業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全國最大的大蒜種植和集散地——金鄉進行了調查。
金鄉縣高河街道的辛明軍是種植大蒜十多年的老蒜農。他告訴記者,大蒜成熟季節集中在5月上旬到6月初。其余時間“賣的干大蒜占三分之二以上,新鮮大蒜不足三分之一。”辛明軍說,僅在大蒜剛收獲的時候,濕蒜的需求量較大,“絕大多數大蒜為了延長儲存期,都要經過沖洗、晾曬,變成干大蒜后再出售。
“濕蒜的收購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到月底,其余時候主要收購干大蒜。”金鄉蒜商周小偉告訴記者,干蒜易儲存,裝運更方便,總體上說,“干大蒜能占到收購量的七成以上。”
金鄉縣大蒜產業信息協會會長楊桂華說,每年金鄉的大蒜產量超過150萬噸,加之外省市匯集到這里的大蒜,大蒜總運輸量超過200萬噸。“全年進入流通環節的新鮮大蒜運輸量,不足全年總運量的10%。”楊桂華直言,希望高速部門能夠提供更多支持,“巧立名目,按照大蒜的干濕程度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只會制約大蒜產業的發展。”
干、濕大蒜執行不同的收費標準,最受傷的還是從事大蒜運輸的貨車司機。魏安坤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每月平均要運輸10次大蒜,其中絕大多數是干蒜,為了方便快捷幾乎都要走高速公路。“按每次收費200元算,一個月下來就要多支出2000元。”魏安坤坦言,多年來運輸價格還是執行較低的標準,但油費、車輛保養等費用卻連年攀升,每月盈利在7000元左右,“如果除去2000元高速通行費,辛苦一個月下來每月收入連5000元都不到。”
大蒜屬鮮活農產品國家規定未分干濕
在中國高速公路網題為《綠色通道〈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的文章中寫道:為降低流通成本,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近日聯合下發通知,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通知要求,擴大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從2010年12月1日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的獨立橋梁、隧道)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通知規定,增加鮮活農產品品種。將馬鈴薯(土豆)、甘薯(白薯、紅薯、山藥、芋頭)、鮮玉米、鮮花生列入享受綠色通道優惠政策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落實免收車輛通行費等相關政策。
在該文下附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記者看到,鮮活農產品品種類別為:新鮮蔬菜、新鮮水果、新鮮水產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共計五項內容。其中,在新鮮蔬菜中的蔥蒜類,大蒜、洋蔥、生姜等同屬一個類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姬生輝 實習生 畢郭環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