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濟南各區環衛人員清理下水井口,固定垃圾桶,做好雨前準備工作。19日下午,濟南各區環衛人員清理下水井口,固定垃圾桶,做好雨前準備工作。

  7月19日,濟南全城進入了應對暴雨的備戰狀態,和9年前的“7·18”暴雨相比,這一次預報預警都更提前。這一次的應對措施也更有針對性,彌補了“7·18”大雨暴露出的不足。低洼地、井蓋、電力路燈等城市防汛薄弱環節都提前進行了準備。

  兩條預警短信,市民意識到嚴重性

  得益于18日下午發出的暴雨預報,19日全天,濟南全城都在做應對大暴雨的準備。預報指出,全市大部分地區會出現平均69-90毫米的暴雨,部分地區1小時降雨量會超過150毫米,1小時最大降雨量可達50毫米左右。

  濟南市的一位公務員周先生回想起來,2007年“7·18”暴雨那天,他僅在當天下午3點多收到了短時強降雨的一個通知,讓大家可以提前下班。“誰也沒有特別在意,那天我就拖到了5點多才下班。半路上遇到了大暴雨,真的是非常驚險。”

  而這次他收到了兩條預警信息,一條是濟南市氣象局的暴雨預報,包含了降雨時間和雨量。另一條短信則是市政府臨時調整上下班時間的通知,這條信息讓他意識到了這場暴雨的嚴重性。

  除此之外,本地的廣播電臺、公交車載電視都在滾動播報暴雨預警新聞。還有更多市民通過微信、手機新聞客戶端得知了暴雨的消息。

  暴雨預警信息在市民中間傳播,19日上午走在街頭的林女士發現,“和平路上有一個單位早上就在門前堆了三四排沙袋,一問就有人說要下暴雨了,而且可能要下很大。”而上班路上,雖然仍出著太陽,幾乎人人都帶著一把雨傘。

  積水點重點盯防,24小時專人值守

  除了通過各種渠道發布暴雨信息外,濟南市政府各相關部門也反應迅速。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雨,按照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的要求,濟南市排管中心總共配置了57臺每小時排水二三百方的便攜式抽水泵,十多臺大型移動泵車,最大的一臺泵車一個小時能排水1800方。而在9年前的“7·18”,因為“雨來得太急,根本沒來得及做更多的準備。”濟南市排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全市13個設有泵站的鐵路橋也從18日就開始進行維護、疏通,并且像歷山路、歷黃路等鐵路橋此前都進行過泵站改造提升,排水的能力提高了一倍。

  “歷山路和黃臺南路口增設了一個移動泵車。”歷下區市政局工作人員說。歷城區市政局則對轄區內包括工業北路濟鋼鐵路橋、工業南路殷陳鐵路橋、世紀大道鳳鳴路、桑園路濟鋼中學、祝舜路國家糧食儲備庫、黃臺南路山大路口等積水點配備了專人24小時值守,并配備了工程車,準備出現汽車和行人受困后進行救援。

  低洼地帶設監控,街道辦可隨時應急

  19日的應對準備中,各區市政部門不僅自身加大了巡查和值守力度,還與基層街道辦相互配合,把暴雨應急準備做得更細致。

  泉城路街道轄區屬于老城區,又屬于低洼地帶。每年的夏季,對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個考驗。街道辦防汛負責人對“7·18”大雨仍記憶深刻,“那時候防汛物資齊全,但雨下得太急了,等防汛工作啟動時,很多地方已經淹得很厲害了。”不過這種被動局面已有所改觀,目前該轄區已在低洼地帶設置監控點,可以對雨情隨時監控,隨時應急。

  此外,針對轄區內的3個低洼地帶,2009年街道辦配備了橡皮艇、抽水泵,專門設置了物資儲備倉庫,可以就近救急。因為有很多老舊社區,老年人、殘疾人特別多,辦事處專門設置了一對一幫扶,將困難群體的防汛救援落實到個人,由分管領導、居委會、轄區熱心居民等一一幫扶。

  此外,19日下午,記者現場探訪發現,縣西巷兩邊的商戶門口,很多都配備了沙袋。記者從大明湖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辦事處已經在低洼地帶放了沙袋,并對周圍的交通進行了半封閉,與交警和市政合作,隨時準備對易積水路段進行交通管制。

  民警在路上巡邏,勸說行人回家

  更多的準備工作則體現在細節中。

  19日,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特別提出要對井蓋井箅設施做好巡查維護,防止意外發生。打開井蓋排水時,要安排專人值守。此外,據歷下區市政局負責人介紹,除少數小區內道路外,雨污水井蓋實現了自動報警功能,只要發生偏移,3秒內就能確定位置,最近的值守人員就會進行現場防護。

  “這個是‘7·18’之后才有的。”該工作人員說,市政所都配備了恰好能蓋住井蓋口的“警示架”,一旦出現井蓋被頂起,或開井蓋排水,能立即做好防護。

  9年前的“7·18”大雨,濟南市內部分地區出現了電力設施受損,影響行人安全的情況。此次濟南市供電公司提前安排了市縣公司應急隊伍20支,搶修人員1368人,發電車4輛,搶修車輛103部,實時做好防汛水泵車、泛光燈、沖鋒舟、橡皮艇等重點裝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安全生產值班制度,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及時、處置有效。

  19日上午,濟南市路燈管理處已提前出動了車輛12臺,出動人員76人次,加大了對路燈設施的巡查維護力度,特別對120余條低洼易積水路段的路燈設施進行了巡查。

  為應對19日的強降雨,歷城公安分局也啟動了一級備勤機制,分局400多名民警堅守崗位,準備承擔各種防汛抗災處置突發事件的工作。位于山大北路的歷城巡警一中隊派出三輛警車在轄區進行巡邏,其中包括一輛武裝巡邏車。對于路上的行人,民警也上前勸說讓其盡快回家,不要在室外長時間逗留。

  “我們嚴陣以待,后半夜降雨增大之后可能會有群眾求助。”一中隊副中隊長趙海軍和同事注定一夜無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皇 郭立偉 蔣龍龍 杜洪雷)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