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餓了么:無法監管冒名送餐者
針對顧客遭遇的各類問題,18日下午,記者聯系到餓了么客服。記者發現,餓了么平臺目前缺乏完善的系統管理機制,遇到問題后,只能通過顧客投訴監管。
該客服人員介紹,“餓了么的配送員分三種,一種是蜂鳥團隊,第二種是蜂鳥眾包,第三種是餐廳自己的配送員。”該客服稱,如果是蜂鳥團隊的人提前點擊確認送達,顧客投訴,餓了么會對該配送員處罰一千元。
如果是眾包團隊的人,餓了么會聯系相關團隊處理。如果是餐廳自己的配送員,就找餐廳處理該問題。“餐廳的配送員,我們無法找到個人,這不是我們管轄的。”該客服人員稱。
對82歲送餐員替女兒送餐一事,該客服稱,目前平臺還無法監測到,只能根據投訴監管,“如果配送員有私事,有人頂替送餐,若收到投訴,平臺將拉黑這名配送員,并凍結其賬號。”
3·15前只要會做飯就能加盟
17日,記者嘗試通過“餓了么”官網注冊一家店面,在申請頁面,網站提示記者需備好店面、店內、法人身份證等照片,以及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因相關證件不全,記者最終未注冊成功。可見,“餓了么”平臺目前對資格審查還是看重的。不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被央視3·15曝光前,只要會做飯,就能加盟餓了么,只是有的店家會被要求補辦營業執照。
店主李進介紹,“一些商家為賺取銷量,會購買排名,比如保障一周進入前20名,可能需要四五百元。”李進還稱,“在3·15曝光前,只要會做飯就能加盟餓了么,現在嚴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