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三個房產中介給我打電話,問我租不租房子,說我們小區(qū)的出租房最近很緊俏,可以租一個很高的價格。”近日,家住天橋某小區(qū)的孫女士(化名)很是納悶,她從來沒有把自己的電話隨便給別人,更別提家庭住址了。甚至,電話那頭還知道孫女士的真實姓名。孫女士懷疑,她的電話和住址信息被人給賣了。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濟南業(yè)主車主信息”,顯示有將近100萬條信息。記者也輾轉找到了一位在微信朋友圈售賣業(yè)主車主信息的小劉(化名),小劉自稱,他有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里面包含60萬條濟南業(yè)主、車主和部分企業(yè)主的姓名、電話以及家庭住址。

  知道業(yè)主準確信息

  孫女士說,接到房產中介電話,她跟對方解釋完沒有房子出租后,反問對方是怎么知道她的信息的。中介答復說,他們公司是跟一些單位合作的,是保密的,孫女士的信息不會被隨意轉發(fā)。

  “但是他們一個房產中介知道我的信息,就證明我的信息已經丟失了啊!”孫女士說,她正想刨根問底時,對方掛斷了電話,等再打過去,電話就一直在占線。一周內,孫女士接到了兩次房產中介的電話,更讓孫女士不理解的是,第二次電話竟然還是那個房產中介,只是換了一個人而已,聽到孫女士說有人給她打過電話了,對方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打擾了”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無獨有偶,跳廣場舞時,孫女士得知她的一個舞伴也接到了類似的電話,這更加堅定了孫女士的懷疑。“我的這個舞伴告訴我,她閨女最近參加了一個樓盤的發(fā)布會,現場迷迷糊糊留下了一個電話,從此就開始接到各種房產推銷電話。”

  網上有人銷售車主名單

  通過檢索,記者在貼吧上找到了這樣一個帖子:《山東青島,濟南車主名單,棗莊淄博濰坊臨沂煙臺泰安車主名單》。發(fā)帖人稱,他手里掌握了濰坊市、淄博市、威海市、棗莊市、泰安市等幾乎山東所有地市的車主名單,包含不少高端車主信息。

  去年,有媒體曾以《30萬條濟南車主信息明碼標價》報道過類似的事件,不少車主保險快到期時,就會接到各種保險推銷電話。只要有需求,任何人都可以花2分錢就能買一條個人信息,甚至有網站公開分類兜售各類信息。目前,經報道售賣信息的網站已經關閉,那么,在濟南兜售業(yè)主、車主和企業(yè)主信息的現象還存在嗎?

  通過多方打聽,記者聯系到了一位在微信朋友圈里售賣信息的小劉,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里“打廣告”,稱自己手里有60萬濟南人的信息,這60萬人一共有三部分:車主、業(yè)主和企業(yè)家老板。查閱小劉的朋友圈,記者發(fā)現他是一位“資深微商”,賣過多種產品,有各種“功能強大”的手機軟件,比如可以微信定位、自動搶紅包、自動加好友。賣信息,也是他的“產業(yè)”之一。

  小劉說,他售賣的所有信息保證真實,而且現在銷路還不錯,每天都能賣出去幾單,客戶一般是做貸款、保險、裝修、中介等行業(yè)的。“我是50塊錢1000條,折合一條5分錢,這是最小的量,如果單買某個小區(qū)的話,一條可能就要幾毛錢到一兩塊錢了。”他建議記者打包購買,這樣比較便宜。那么,小劉是從哪兒得到的這些信息呢?對于這個問題,小劉的回答是“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