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兩三個房產中介給我打電話,問我租不租房子,說我們小區的出租房最近很緊俏,可以租一個很高的價格。”近日,家住天橋某小區的孫女士(化名)很是納悶,她從來沒有把自己的電話隨便給別人,更別提家庭住址了。甚至,電話那頭還知道孫女士的真實姓名。孫女士懷疑,她的電話和住址信息被人給賣了。
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濟南業主車主信息”,顯示有將近100萬條信息。記者也輾轉找到了一位在微信朋友圈售賣業主車主信息的小劉(化名),小劉自稱,他有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里面包含60萬條濟南業主、車主和部分企業主的姓名、電話以及家庭住址。
知道業主準確信息
孫女士說,接到房產中介電話,她跟對方解釋完沒有房子出租后,反問對方是怎么知道她的信息的。中介答復說,他們公司是跟一些單位合作的,是保密的,孫女士的信息不會被隨意轉發。
“但是他們一個房產中介知道我的信息,就證明我的信息已經丟失了啊!”孫女士說,她正想刨根問底時,對方掛斷了電話,等再打過去,電話就一直在占線。一周內,孫女士接到了兩次房產中介的電話,更讓孫女士不理解的是,第二次電話竟然還是那個房產中介,只是換了一個人而已,聽到孫女士說有人給她打過電話了,對方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打擾了”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無獨有偶,跳廣場舞時,孫女士得知她的一個舞伴也接到了類似的電話,這更加堅定了孫女士的懷疑。“我的這個舞伴告訴我,她閨女最近參加了一個樓盤的發布會,現場迷迷糊糊留下了一個電話,從此就開始接到各種房產推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