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肥城倆少年當街打死流浪漢的事件,引發輿論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討論。與這樣的惡性事件比起來,未成年人在校園內發生的暴力事件則更加隱蔽。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不管校園欺凌因何而起,都會給孩子們帶來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不禁讓人為這些花季少年們感到心痛。
被打十幾記耳光,還得說自己是狐貍精
就在今年4月末,劉女士發現平日里活潑開朗的女兒雯雯突然變得沉默、膽怯了,并且嚷著不想上學,想換個學校。
雯雯在濟南歷城區某中學讀初二,成績優異、性格爽朗。劉女士覺得女兒表現異常,再三追問之下,女兒痛哭流涕,才說出自己的遭遇。大概在半個月前,雯雯因為跟同班一個男同學多說了一會兒話,就被該男生的女友喊來倆同伴扇了耳光。
“她們說我女兒勾搭她男友。”劉女士聽女兒說,涉事女孩在課間伙同兩個同伴,把女兒喊到女廁所,每人扇了她幾記耳光。“我女兒說得有十來個耳光 ,當時牙齦都出血了。她們還威脅我女兒,不準告訴家長和老師,否則打得更厲害 。”更讓劉女士氣憤的是,這個女生還逼著雯雯說自己是“狐貍精”。
得知女兒的經歷后,劉女士當即找到學校,要求該女生賠禮道歉。但讓劉女士擔憂的是,這個施暴的女生會不會再伺機報復?為此,她已經開始考慮為女兒備轉學。
這樣的校園欺凌并非個例,而且不少都是由早戀引起。梁海是江蘇某職業中專的學生會干部,在學生會納新時招來幾個學妹。梁海經常和學妹在一起討論學生會工作,引發學妹前男友的嫉妒,沖他臉上就是一頓打,梁海臉部受了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