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4月20日訊記者 姜洋

  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環保廳一季度全省環境情況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PM2.5同比改善2.2%,“藍繁天”同比增加6.8天。一季

  度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金3937萬元,有關市上繳生態補償資金552萬元,其中,15市獲得省財政補償,棗莊、濟寧兩市上繳資金。

  據統計,2016年一季度,從總體情況來看,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已顯成效。細顆物(PM2.5)、可吸入顆

  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四項污染物濃度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2%、3.8%、18.2%、8.2%;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50.9天,同比增加了6.8天;重污染天數為11.8天,同比增加了1.3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8.05,

  同比改善3.9%。

  其中,“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最多的城市是威海市,為87天,最少的是德州市,為32天。“藍天白云,繁

  星閃爍”天數同比增加最多的是濰坊市,為15天;同比減少最多的城市是棗莊市,為4天。重污染天氣出現最多的是棗莊市,為26天。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最多

  的是淄博市,為4天;聊城市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數同比增加最多的是濟寧市,為12天。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最好的城市均為威海

  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最好的城市也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濟寧市。

  據了解,2016年第一季度,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金3937萬元,有關市上繳生態補償資金552萬元,合計發放3385萬元。15市獲得省財政補償,淄博市獲得的資金最多,為574萬元;棗莊、濟寧兩市分別向省財政上繳資金96萬元和456萬元。

  據介紹,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大氣法以來,山東將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標準加倍,從20萬元/(微克/立方

  米),增至40萬元/(微克/立方米);全面推進燃煤機組(鍋爐)超低排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7臺燃煤機組、3臺燃煤鍋爐達到燃氣機組(鍋爐)標

  準,654臺燃煤鍋爐順利實現“煤改氣(電)”;按時完成油品升級工作,今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Ⅴ車用汽(柴)油;加快新能源推廣利用,第一季度國家

  電網新能源發電量61.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37%,實現減少標煤消耗2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90萬噸、二氧化硫5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