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疫苗流向山東等23個省份

  報告稱,目前我國每年兒童免費接種的第一類疫苗針對疾病覆蓋脊髓灰質炎等12種疾病,兒童接種信息報告年均接種約4億劑次,由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過冷鏈系統分發至預防接種單位。本次疫苗案件不涉及第一類疫苗。

  每年由受種者自費選擇的第二類疫苗針對26種疾病,覆蓋37種品類,每年報告接種的第二類疫苗約1億劑次。本次涉案的12種第二類疫苗,均為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

  本次涉案的疫苗流向山東等23個省份的部分基層接種單位。從查扣的涉案疫苗調查情況看,疫苗在龐氏母女經銷倉庫中未冷藏。2015年4月28日在案發現場被查扣的23000多支疫苗,現場溫度為14℃,有23支儲存時間超過4周,14000多支儲存時間在1周以內。

  涉案疫苗不會帶來額外不良反應

  通過對全國和涉案省份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析發現,12種涉案疫苗在重點涉案省份和其他省份的異常反應發生率無差異,變化趨勢沒有異常。此外,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對查扣的涉案疫苗進行了安全性項目檢驗,即小鼠和豚鼠異常毒性試驗,截至目前未發現異常。

  基于多種證據,專家委員會經過綜合評估認為,接種涉案疫苗不會對受種者帶來常規不良反應以外的安全性風險。

  疫苗有效性問題是專家委員會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問題,也是制定后續處置措施的關鍵依據。

  2016年3月21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對涉案查封的12種27個批號的疫苗進行與效力有關的實驗室檢驗?,F已完成8種(12批)疫苗的實驗室檢測,包括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脊灰滅活疫苗、ACYW135群流腦多糖疫苗等。其中檢測時尚在有效期內的疫苗2批(甲肝滅活疫苗和腮腺炎疫苗各1批),其他10批疫苗檢測時已超過有效期1至8個月。所有已完成的檢測結果均達到質量要求。結果提示,較短時間脫離冷鏈的查扣涉案疫苗的有效性未受到明顯影響。

  本次涉案的12種疫苗共涉及10種疾病,其中7種為法定報告傳染病。通過分析發現,全國范圍脊髓灰質炎自1994年以來保持無本土病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狂犬病等自2005年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整體保持平穩。

  通過分析2005年以來甲肝等6種法定傳染病在重點涉案省份和其他省份的年發病率情況,相關疾病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未出現異常情況。

  此外,通過對涉案疫苗針對疾病在全國和涉案省份的發病情況分析認為,未出現異常發病增高情況,預防接種的適齡兒童整體發病水平呈平穩或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