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工作照。(資料圖) 張波工作照。(資料圖)
就在記者準備結束采訪的時候,一位70多歲的大娘來到車隊,一定要見見見義勇為的英雄。張波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大娘。記者 張帆 攝 就在記者準備結束采訪的時候,一位70多歲的大娘來到車隊,一定要見見見義勇為的英雄。張波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大娘。記者 張帆 攝

  大眾網記者 張帆

  在濟南,提起張波,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是誰。但是要是說起去年7月份在工業南路兇殺案中下車追兇的公交司機,想必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2月26日下午,在濟南公交公司七公司四車隊的駕駛員休息室里,大眾網記者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英雄。他告訴記者:“路見不平就得出手相助,有危險被我撞見了,我還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 ”

  故事還原:

  路見兇殺案跳車追兇,狂追百余米擒獲歹徒

  2月26日下午,在濟南公交七公司四車隊的駕駛員休息室里,大眾網記者見到了張波。瘦高的張波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起話來干脆利落、滿面笑容,很難想到這樣一個看上去有些“文弱”的年輕人能制服一個持刀殺人的歹徒。

  2015年7月8日傍晚,張波駕駛著47路公交車行駛至工業南路化纖廠站時,他看到右側路邊有一男子正在襲擊一名女子,旁邊一名女子已經躺在地上,血流滿地。張波意識到發生了兇殺案件,他馬上加速向前行駛,當車輛行駛至省監獄門口時,張波將車向右打方向,橫在嫌疑人前面。他迅速停車開門,起身跳下車廂,在追出一百多米后,張波飛腳踹向歹徒,歹徒向前摔倒并撞在路邊配電室的隔離欄上。張波順勢撲向前,掐住他的后頸,并把他的左臂扭向身后,緊緊壓在地上,從而制服了這名歹徒。

   內心感受:

  說不后怕是假的,但別人有難就該出手相助

  張波告訴記者,母親身體不好,他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每天都會去母親面前“報到”。事發當天,本應該晚上9點下班的他,因為需要配合公安做調查,不得不跟母親和妻子“請假”。“真是怕她們擔心,就讓車隊領導先給母親打電話,說單位有臨時安排的工作,然后自己再打電話說兩句,生怕露餡。”張波說。

  第二天一早,張波把見義勇為的事情告訴了妻子,并且叮囑妻子,向母親說這件事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地說,倘若母親看報紙知道了,就先讓她寬心,不能讓老人擔驚受怕。

  讓張波高興的是,對于他見義勇為的做法,家人都很支持。“說不后怕是假的,但是家人都覺得,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出手相助。”

  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看上去精壯的張波,其實也有職業病,由于長期駕駛,他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現在,他的雙腿外側,已經出現了麻木、知覺退化的現象。

  感動濟南:

  普通市民慕名來拜訪,英雄事跡已傳遍泉城

  車隊隊長方瑞告訴記者:“車隊上的同事們聽說了這個事以后,對于張波的做法一點都不驚奇,張波本身就是個有點俠客精神的熱心腸,眼里見不得欺負弱小的事。”

  見義勇為的事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張波的生活和工作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依然是每天出車、開車、為乘客服務、下班回家陪伴家人,但是這件事卻在影響著身邊的同事、親人。

  方瑞說,現在車隊里助人為樂的同事們越來越多。張波說,女兒也會因為有這么一位英雄父親感到自豪,而他見義勇為的行為也沒有被濟南人忘記。

  就在記者準備結束采訪的時候,一位70多歲的大娘來到車隊,這位大娘告訴記者,她通過新聞得知這件事情,就一直想見見這位“平凡的英雄”,她在報紙上看到,張波又給被撞昏迷的環衛工人陳金芹捐了2000元錢,這讓她更加敬佩張波。

  “通過新聞,我知道了張波的工作地點,過來就是想親自見見這位英雄,并向他學習,我還要向周圍的人宣傳他這種精神。”大娘激動地說。

  張波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大娘,并向她詳細講述了抓歹徒事件的經過。面對一位普通市民的崇拜,能面對持刀歹徒毫不畏懼的張波卻有些羞澀:“其實真的沒做啥了不起的事,就是做了一個山東爺們應該做的事,要是有危險的事讓我碰上,我還會毫不猶豫地再次沖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