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走出去,向全球要市場。
新形勢下,煙臺企業對“走出去”做出了更深刻的反思:“走出去”依然是企業逆境求生的重要路徑,但要走新路——搞“升級版”,要輸出高端的產品,更要輸出管理、資本、技術和文化。
冬日的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深水碼頭焊花閃閃,5座在建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依序排開,一座座萬噸海上“巨無霸”與水面成群嬉戲的海鷗相映成趣。“這種景象全世界都難以看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裁姜雋興奮地說,“目前世界深水半潛式平臺市場萎縮,我們手握全球26%的市場份額。全球目前在建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共27座,中集來福士就占了7座”。
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是海工平臺中建造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應用范圍最廣的產品,長期以來被國外壟斷。中集來福士通過自主創新,目前已具備生產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技術。憑借過硬的實力,世界級海工產業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
萬華集團是亞太規模最大的聚氨酯供應商和全球最有競爭力的MDI制造商。走進萬華工業園展廳,一張集團領導與國外公司負責人同坐一桌簽署收購協議的照片格外醒目。2011年,正是通過收購匈牙利最大的化工公司——寶思德化學公司,萬華集團由“萬華中國”向“萬華世界”轉變的戰略方針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萬華收購處于嚴重虧損狀態寶思德化學公司后,通過資本、管理、人才和技術的輸出,使該公司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產品質量大幅提高,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博學表示,此前萬華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已達到40%,并且擁有定價權,但如果僅僅安于國內市場,就不會具備如今參與全球競爭的實力。
第三招,做上去,打造持續發展引擎。
新常態下,只有技術創新,邁向高端、邁向一流,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引擎。
蒲公英也能做輪胎,這不是科幻電影,在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內,一款性能過硬的蒲公英概念胎已經呈現在人們眼前。這種全新材料制成的輪胎在耐磨度等性能上都好于普通橡膠。
“天然橡膠生長周期長,對土地、水資源消耗巨大,且我國僅有海南、云南等少數地區適合種植,長期受國外壟斷。”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鋒告訴記者,公司投入5000萬元研發的蒲公英輪胎技術已成型,現在要做的就是提高單畝蒲公英出膠率。“蒲公英種植對氣候、土壤要求低,適合在荒地種植,我國這種土地資源巨大。推廣后,可替代天然膠,打破橡膠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除了蒲公英輪胎,環保輪胎、雪地輪胎、高性能子午胎……如今在玲瓏輪胎,每天都會有2個新產品的輪胎得到開發。2010年,玲瓏輪胎自主研發的“低斷面抗濕滑低噪音超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節油輪胎用高性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設計及制備關鍵技術”又捧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煙臺市委書記孟凡利說,“煙臺過去的發展靠創新,現在的發展靠創新,未來的發展更要靠創新。我們必須把創新放到決定城市地位和未來命運至關重要的戰略高度來對待,以全球視野謀劃創新,以戰略眼光布局創新,以強烈使命推進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力、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創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