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今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此次共對6大類285批次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247批次,不合格產品38批次。在不合格產品中,有7批次的蔬菜及其制品被檢出總砷超標。砷是劇毒物質,砒霜的成分主要就是三氧化二砷,因此砷又被俗稱為“砒霜”。
烘焙食品“鋁”禁不止
近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生產環節對焙烤食品、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水產及水產制品、水果及其制品、罐頭共6大類285批次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247批次,不合格產品38批次。
在不合格產品中,焙烤食品有10個批次。其中,標稱棗莊龔老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珍奶棒(餅干)1批次、標稱臨沂杰士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棒棒仔1批次,均為二氧化硫殘留量指標不合格。
專家介紹,烘培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超標,可能是食品企業為改善面團的延伸性和可塑性,超量添加焦亞硫酸鈉引起的。人長期食用二氧化硫超標的食品,可能會破壞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統,使這些器官的黏膜受損,導致變異;對肝、腎臟等器官有損害。
在烘培食品中還檢出“鋁超標”。標稱臨沂市蘭山區誠君食品廠生產的大麻仁餅干中鋁的殘留量指標不合格。據悉,2014年7月開始,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了“禁鋁令”,要求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要徹底退出食品業;硫酸鋁鉀(即明礬)也不能在饅頭、發糕等非油炸面制品中使用;膨化食品更是絕對“禁鋁”。在允許使用含鋁添加劑的食品中也嚴格規定了殘留量。
專家介紹,鋁是人體非必需微量元素,過量攝入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鋁與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存在一定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還發現,鋁與骨軟化病和腦病的發生相關。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人類在特定的環境中職業攝入鋁可增加肺癌和膀胱癌的發生率等。
此外,抽檢還發現標稱棗莊市欣百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指餅(普通型韌性餅干)1批次、標稱滕州市聚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2+1 牛奶餅1批次,均為檸檬黃指標不合格;標稱平原縣星鑫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乳酪之戀1批次、標稱陽谷縣武大郎炊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武大郎炊餅(甜味)1批次,均為糖精鈉指標不合格;標稱濟南野風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煎餅(核桃味)中過氧化值指標不合格;標稱平原縣金五圓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三明治蛋糕中菌落總數指標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