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氣象部門提前發出了預警,但是一場傾盆大雨還是讓降水區域內的多個城市出現城市內澇。尤其是降雨比較集中的德州和濟南,短時間的強降雨多集中在市區,濟南一度12處鐵路橋洞和路段出現嚴重積水,其中最深的地方積水3.5米。而德州因為道路積水,一位市民只好騎著自己養的馬出門。 記者高玉龍 見習記者史尚靜
濟南12個鐵路橋“淪陷”北坦立交橋積水3.5米
3日晚的一場大雨,讓濟南全城淪為水的世界,尤其是城區大部分道路的積水,最大時基本沒過膝蓋。而濟南全市的十二個鐵路橋及積水路段,在這場大雨中全部“淪陷”,其中北坦立交橋更是積水達3.5米。
3日晚7點左右,大暴雨最終到達濟南。短時間內的瓢潑大雨,讓城區內大多數道路積水嚴重。當晚7點30分左右,記者沿歷山路一路向北發現,沿線井蓋幾乎全部被下水道內的水頂起,在路上形成一個個的小“趵突泉”。而道路上的積水基本全都沒過半個車輪。其中在歷山路與花園路交叉口,道路上的積水讓交通陷入癱瘓狀態,多輛公交車及數十輛私家車均在此滯留。
“這是今年以來下的最大的雨,都快趕上當年的7·18了。”被大雨滯阻在統一銀座超市的市民李先生說。記者發現,位于東部城區的鳳鳴路的積水最深達70厘米,而每次逢雨必淹的少年宮積水更是達80厘米以上。而據濟南水文局水文信息統計,濟南市12個鐵路橋中,北坦立交橋、北關北路鐵路橋、殷陳立交橋等多個鐵路橋積水均在2米以上,尤其是北坦立交橋積水最為嚴重,最大積水在3.5米以上。其中記者在歷山路鐵路橋看到,雖然歷下區市政部門曾在去年投資千萬對鐵路橋的排水系統進行改造,但仍未阻擋這場暴雨的淹沒。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歷山路鐵路橋的積水半個小時左右便全部退去,交通恢復正常通行。與歷山路鐵路橋積水的迅速退去不同,截止到3日晚10點30分,北坦立交橋積水仍在3米以上,交通仍處于中斷狀態。
截至到18時,記者從濟南各地了解到,市區、平陰、長清、歷城均滴雨未下,章丘、濟陽也僅是雷陣雨濕了濕地。但是,商河降水量卻已經高達124.7毫米,達到了大暴雨的級別。據記者統計,商河13個雨量站中7個出現了特大暴雨,甚至單站降水量飆到了216.6毫米,是今夏以來濟南首個突破200毫米的雨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