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閉會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書面印發了省政府關于2011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原山東財政學院“微山旅游規劃”和“傅村鎮旅游規劃研究”課題組,以差旅費名義分37次報銷各地到佳木斯的單程火車票1505張,金額28.36萬元,占2008年至2011年該項目撥入經費57萬元的49.75%。
眾所周知,高校課題研究資金是為了資助廣大教師和教學科研管理人員開展社會、科研研究工作而設立的專項資金,按照規定對其來源、用途和使用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應該納入財務制度統一管理。然而,不少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重視不夠,或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致使學校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此案中撥入經費僅57萬元,卻有一半的差旅費支出,可見高校的財務制度形同虛設,要錢與花錢是多么輕松的一件事情。
如今,虛領高校課題經費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而課題研究資金一半在“路上”,不過是掀開科研基金亂象冰山下的一角。教育行政化背景下,以課題資金作為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現行評價機制及具體操作,亟待嚴格的法律規范。唯有嚴格審批環節,將費用開支列在明處,并強化問責機制,課題經費才有望早日擺脫“唐僧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