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三核引領 煙臺擔當”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增貴介紹2025年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安排有關情況,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鵬,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琳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發布會現場

  2025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緊緊圍繞“三核引領”的發展定位,錨定“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目標任務,積極發揮規劃引領、空間支撐、資源保障等職能作用,以高水平的要素保障助推重大事項、重點項目早落地快見效,奮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爭一流·當先鋒”。

  一.堅持規劃引領,聚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

  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主要是發揮好規劃在四個方面的引導管控作用:

  抓牢規劃體系構建

  重點開展專項規劃和主城區單元層級控規的編制,2025年底前專項規劃實現應編盡編、單元層級控規實現全覆蓋。有序推進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建立起科學銜接、層級完備的空間規劃體系。扎實做好礦產、測繪、地熱等行業領域專項規劃,引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完成市政基礎設施、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等綜合類專項規劃,筑牢城市安全發展底線,切實提高城市承載力和競爭力。

  抓穩重點片區規劃落地

  支持芝罘區“一核突破”,扎實推進夾河幸福新城控規編修以及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精心布局雙碳科普館、萬華城市公園、中電光谷科創園等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及高端科創資源。深化完善山海融城規劃,統籌城市建設與生態景觀打造,充分發揮大南山、濱海一線指揮部辦公室牽頭作用,清單化推進市級重點項目,其中濱海一線重點推進山海步道濱海段、煙大示范段、第一海水浴場和第二海水浴場改造提升、水上運動中心、奧運冠軍之城等項目;大南山中央山體公園重點推進3個主題公園、山海步道二期工程、煙臺啤酒廠更新改造等項目。

  抓實重點項目規劃編研

  做好G228外移交通結構優化等重大規劃研究,進一步拉開城市發展空間。高標準推進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戰略行動規劃編制,增強城市輻射帶動功能。抓好北極星及周邊地塊更新實施詳規、南堯地塊城市更新規劃及城市設計,對生態環境、城市功能、產業發展、空間風貌等進行系統性改善。

  抓嚴規劃執行管理

  綜合運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景三維等技術手段賦能管理。全面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管理規定》《城鄉規劃技術規定》,研究確定控規管控規則,制定空間類專項規劃審批實施意見。加強在建工程批后監管,優化規劃執法監管機制,確保規劃實施剛性。大力推行土地規劃服務專員制度,強化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難點堵點,提升規劃方案質量和審批效率,保障項目高效落地。

發布會現場發布會現場

  二.堅持節約集約,聚力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重點是做好“三量”管理:

  用好增量

  統籌安排全年土地利用計劃指標,把真實有效的項目作為用地保障的依據,分級分類保障重點項目需求。年內重點保障招遠核電、G228改建、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新建濰坊至煙臺鐵路、華能電廠、煙臺理工學院新校區等重點項目涉及的4萬余畝用地。

  挖潛存量

  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年內力爭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5萬畝、閑置土地1500畝,“一地一策”明確處置措施。持續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整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深度挖潛土地資源。年內市本級擬儲備土地1400畝,在此基礎上,搶抓“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政策窗口期,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合理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年內全市計劃供應土地2.4萬畝。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構建城鄉一體化土地市場。

  提高質量

  開展各類產業園區用地專項治理,提升用地綜合利用水平。持續推進“標準地”改革和彈性年期供地,完善建設用地供應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拿地成本。發揮國家級首批試點優勢,探索土地出讓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推進有償管護和臨時使用,確保儲備地管護利用到位。

發布會現場發布會現場

  三.堅持綠色發展,聚力強化自然資源基礎保障。

  突出把握好量質并重、嚴格執法、系統推進、永續利用等重大要求,推動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動態平衡。

  夯實調查監測基礎

  高質量完成2024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工作,抓好2025年度國土變更、日常變更調查以及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深入推進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完善數據應用協同機制,推動調查監測與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耕地保護等工作緊密銜接。

  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全面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有效落實。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堅持“以補定占”,從嚴管控耕地占用,堅持以恢復優質耕地為主進行耕地補充,確保補足補優耕地。積極探索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方式,進一步優化耕地布局。

  抓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

  縱深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力爭發現和儲備更多的礦產資源。年內新建綠色礦山16家,年底實現綠色礦山數量達到43個以上,力爭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加大礦業權出讓力度,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繁榮礦業權市場;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礦產勘探開發,制定礦業權年度出讓計劃,助力地方財政增收。高標準組織實施黃渤海海岸帶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

  嚴格自然資源執法

  綜合運用行刑銜接、行紀銜接、聯席會議、執法聯動等方式,深入推進自然資源執法監管向全鏈條、各環節齊抓共管轉變,向事前預防、立案查處轉變,向求真求實、嚴格執法轉變,向日?;O管、經常性整改轉變。用“長牙齒”的硬措施,嚴肅查處自然資源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來源:煙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