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煙臺市政協副主席、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松杰解讀《2025年塑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攬子政策措施任務》,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姜銳,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莊英,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江,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吉鵬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煙臺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市新聞辦主任宮海濤主持新聞發布會。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煙臺邁入萬億級城市行列的開篇之年,煙臺錨定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強化政策賦能,出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1+12”一攬子政策措施任務、推動全市經濟向上向優向好的若干措施等,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煙臺加快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關鍵之年,塑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穩健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義。2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建設推進大會”,吹響了苦干實干抓落實、全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沖鋒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從去年底開始謀劃2025年塑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攬子政策措施任務,已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

《一攬子政策措施任務》具體包括1個分工、1個政策、10方面任務措施。其中,“1個分工”為《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分工落實意見》;“1個政策”為《煙臺市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措施清單》;“10方面任務措施”包括《煙臺市2025年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名單》《煙臺市2025年全產業增量項目推進計劃》《煙臺市2025年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煙臺市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第二批)》《煙臺市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兩表三清單”工作臺賬》《煙臺市石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2025年重點任務》《煙臺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園2025年重點任務》《煙臺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煙臺市社會領域2025年重點建設任務》《煙臺市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改革試點方案》等文件。

《一攬子政策措施任務》起草過程中,重點圍繞多出“干貨”、多用“實招”,突出條目化、數字化、可操作,注重把握四個方面:
全面貫徹上級決策部署
緊緊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突出取向一致性和實效性,努力使政策措施求真務實,為實現目標任務提供強力支撐。
牢牢把握綠色低碳主線
統籌發展形勢與動能轉換、以進促穩與先立后破,重點在項目、產業、資金、人才等方面,提出更具示范城市特色的針對性舉措。
注重順應經濟發展規律
既有貫穿全年、牽引發展的總體目標,又有著眼當前、推動一季度“開門好”的階段性措施,既注重質的有效提升,又注重量的合理增長,確保以政策引領、撬動全年經濟持續向上向優向好。
突出政策系統集成
聚焦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綜合“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突出綠色低碳,突出政策增量與存量的有機銜接,全方位梳理有關政策,切實做到一脈相承、形成合力。
比如《煙臺市2025年全產業增量項目推進計劃》,梳理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萬華乙烯二期等202個已投產但仍需擴大產值規模的擴量項目和530個計劃投產且能形成一定產值的增量項目,統籌開展調度服務。
比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這幾年煙臺先后開通了山海、德潤快速路、濰煙高鐵,有效改善了市民出行條件。為推動煙臺市基礎設施更加立體化、系統化,今年市發展改革委又謀劃了《2025年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包括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G228丹東線煙臺繞城段改建工程等135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540億元,建成后將會進一步優化市民的生產生活環境。
再比如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未來產業方面,市發展改革委制定了《煙臺市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兩表三清單”工作臺賬》,對先導區的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建設任務,省級支持政策爭取分工,70家重點企業突破事項,總投資450億元的100個未來產業重點項目,30個重點創新平臺進行了明確,形成了實打實的抓手,預計將推動2030年全市未來產業產值達到1300億元左右,突破關鍵技術30項以上。
來源:煙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