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如何教育,像石頭一樣壓在心頭

  盡管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可是孫升峰還是高興不起來,還有一塊大石頭壓在他的心頭。他告訴記者,孫集鎮學校有相當比例的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和父母分開,孩子們的性格有些孤僻,在學校里死氣沉沉,沒有朝氣活力。

  孫升峰曾經布置過一次家庭作業,回去聽寫然后讓家長幫著檢查,結果全班47個人中有10多個學生沒有完成,問起原因才知道,這些孩子們家長都外出了,家里只剩下爺爺奶奶。 

  學生劉龍(化名)的父母和爺爺都去青島打工了,只留下他和奶奶在家里,劉龍的成績不理想,上課時常開小差,課下打架、破壞公物、偷折鄰居家的小樹,是村里人眼中的“小霸王”。 

  家里人管不了,孫升峰找到劉龍的時候,孩子的一句話令他至今難忘。“即使闖了禍,爸爸媽媽也不會來管我。”劉龍說。 

  在與劉龍的接觸中,他了解到了很多留守兒童的心態,希望用“闖禍”來引起家長注意。孫升峰便抽出時間和劉龍拉呱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學習上來。就這樣,慢慢地,劉龍變得開朗了,上學也能集中注意力了,成績也進步了許多。

  孫升峰介紹,在農村,類似劉龍的情況太多了,父母為了掙錢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們跟著爺爺奶奶,少了約束,心理也容易出現問題。

  孫升峰就積極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來關注留守兒童。“整個孫集鎮的留守兒童至少得有兩三千人,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好好解決,會耽誤多少孩子的前途,會給多少家庭帶來遺憾。”孫升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