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方案中要求,實現城區河道四季不斷流,同時將更多地表水轉換成地下水。
記者發現,將大明湖“棄水”通過3級提升引到廣場東、西溝上游,只能為城區部分河道造水景。實現城區全部河道四季不斷流,還需從南部山區向城區河道補充地表水。據悉,臥虎山至玉清湖水庫、賈莊分水閘的輸水管線工程今年動工,完工后每天可引30萬噸黃河水到臥虎山水庫。
逆流而上8公里大明湖水每天可用5萬噸
濟南城區河道干枯季分明,雨季一過,往往就變成了一條“枯河”。濟南市市政局提出將大明湖的“棄水”再次利用,可滿足城區部分河道打造水景需求。
從大明湖提水至廣場東溝、西溝的源頭,大明湖水再次利用需要走8公里的路程,經過3次提壓。大明湖水逆流而上有無技術難題?對此,市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可用泵站將水逐級提壓,不存在技術難題,工程計劃今年動工。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明湖蓄水量在125萬噸左右,四大泉群的水流入大明湖造成大明湖水源充足,最終每天會有15萬噸的水流入小清河。泉水白白流掉可惜,因此市政部門計劃將大明湖棄水引到上游,再通過重力作用補充河道用水,為廣場東、西溝造景。
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水之后,每天可用5萬噸左右的大明湖水,不會影響大明湖水量。
30萬噸黃河水引到臥虎山水庫
大明湖水再次回用可補充廣場東、西溝用水,但城區河道眾多,要實現全部河道四季不斷流目標,還需要利用南部山區的地表水。
臥虎山水庫目前蓄水量為4628萬噸。臥虎山水庫可為南郊水廠提供原水,由于輸水管線需要改造,臥虎山水庫暫停向水廠供水,蓄水量較往年同期較多。每年春季干旱地下水位偏低時,臥虎山水庫都會開閘放水到玉符河,通過滲漏實現回灌補源保泉。2月27日,記者從市水利局得知,臥虎山至玉清湖水庫、臥虎山至賈莊分水閘的輸水管線今年動工,完工后每天可從賈莊分水閘處調黃河水20萬噸,從玉清湖水庫調黃河水10萬噸。
相關負責人介紹,30萬噸黃河水補充進臥虎山水庫后,可滿足回灌補源、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同時還可勻出一部分水補充進城區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