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市民反映,這兩年趵突泉和黑虎泉水位互有高低,“難道兩個泉不屬于一個泉脈”?市城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僅就水位高低無法確定趵突泉和黑虎泉是否同屬一個泉脈。即使趵突泉和黑虎泉同處一個泉域,也已各自形成了相對獨立水流場,可能導致兩泉的水位存在互有高低的細微變化。
專家稱兩泉處于同一泉域
27日,記者從濟南市水利局了解到,2011年黑虎泉水位多次超過趵突泉水位。而2012年大部分時間,黑虎泉的水位又比趵突泉低。進入2013年以來,黑虎泉水位一直未超過趵突泉水位。
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大的區域劃分來看,趵突泉和黑虎泉處于同一泉域。2012年10月,濟南市下發《濟南市水生態文明市創建規劃(中心城區部分)》,其中明確了濟南的泉域范圍,根據濟南市的水文地質條件,泉水可分為四大泉域:即濟南泉域、白泉泉域、章丘百脈泉泉域和平陰洪范池泉域。從泉域劃分上,趵突泉和黑虎泉都屬于濟南泉域。
而從濟南的地質結構分析看,濟南泉域范圍內有很多巖層斷裂帶,其中,馬山斷裂帶和東梧斷裂帶是最大的兩條斷裂帶。除此之外,這一泉域范圍內還存在很多小型斷裂帶,例如濟南市區范圍內的文化橋斷裂帶和千佛山斷裂帶。這些巖層斷裂帶都會直接影響地下水水流,進而影響泉水噴涌情況。根據地質部門的勘探,趵突泉和黑虎泉均在濟南泉域的小斷裂帶以西,兩泉中間也不存在其他斷裂帶。
兩泉各自形成地下水流場
據了解,趵突泉和黑虎泉泉水均來自南部山區,由南部山區地下水通過地表滲透、地下溶溝、溶洞、暗河等由南向北流淌下來。兩個泉的東西距離在1公里左右,中間也不存在任何斷裂帶或山體阻隔,可水位卻互有高低。專家稱,據此還無法推測出兩泉分屬不同泉脈的結論,要想確定兩泉泉脈,需要進行準確的地質勘測。
濟南市園林局名泉保護技術處處長田曉東介紹,泉水噴涌狀況與地質結構有直接關系。在地質結構中,處于最上層的第四系土層埋藏深度直接影響著泉涌情況,第四系土層越淺越容易形成大的泉涌,越深則越不利于泉水噴涌。根據地質勘測結果,趵突泉和黑虎泉所處位置的第四系土層埋藏淺,所以形成了泉水噴涌狀。
田曉東表示,2012年,他們根據趵突泉和黑虎泉的噴涌狀況,對兩泉的地下水流場(是指一個區域的地下水宏觀的流速、流向、范圍等特征)做過調研。趵突泉和黑虎泉水量較大,泉水涌出的位置就對其周圍地下水形成一種拉力和帶動性。如此一來,趵突泉和黑虎泉形成了各自的小水流場,可能導致兩個泉出現水位互有高低的細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