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坐落于濟南大學西校區的山東省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舉行啟動儀式,正式成立濟南大學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同時啟動“好客山東賀年會·春節民俗進高校場景式展覽活動”。本次展覽活動由山東省民俗學會和濟南大學聯合主辦,山東民俗文化陳列館承辦,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
山東民俗文化陳列館位于濟南大學西校區,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是一座民國時期老式四合院整體拆裝搬遷重建的建筑。前院為東、西兩個展廳,后院是生活器具展廳、婚房、會議室和辦公室等,主要展出民間剪紙、年畫、葫蘆工藝品、刺繡等上千件民俗制品。
年怎么過,年節文化的遺產有那些?對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是陌生的。在山東民俗文化陳列館舉辦的“春節民俗進高校場景式展覽活動”將突破傳統的以書本、照片為主的展示方式,采取場景化、全息化方式展示傳統過年習俗,并在全國首創春節文化進校園活動,具有示范意義。
此次展覽活動以“迎蛇年新春賞齊魯民俗”為主題,從飲食、服飾、祭祀、民藝等方面展示山東人的過年習俗。從清末民初的木板年畫,到奇趣橫生的民間玩具,從原汁原味的過年習俗,到過年期間的喜慶布置。展覽通過實物展示、工藝展演、年畫展、老照片展、民俗攝影展等形式,呈現一場春節文化盛宴。
好客山東賀年會主打民俗文化品牌,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現已成為傳承與創新春節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次展覽活動配合正在舉行的2013好客山東賀年會,首次把春節民俗請進高校,通過場景式還原地道的過年習俗,讓大學生全方位理解山東的年節文化,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推動傳統民俗文化在校園的傳播。
為迎接此次活動,山東民俗文化陳列館裝飾一新,大門上懸掛著大紅燈籠,兩旁張貼著火紅對聯,院內擺放著過年祭祀用的相關貢品,處處洋溢著喜慶色彩,彰顯出濃濃年味。被評為首屆山東“十大民間文化守望者”之一的姜忠沺老師親自在現場為大家講解過年的傳統習俗,并邀請到來自膠東的農家媳婦向市民傳授膠東大餑餑的制作技藝。廣大市民可以在賀年會期間走進山東民俗文化陳列館,了解和體驗在山東過大年的傳統習俗。(李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