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的一天,我從北京來到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在東勝機場下了飛機。這個機場并不在鄂爾多斯的東勝區,而是在緊鄰康巴什新區的伊金霍洛旗阿拉騰席熱鎮(以下簡稱阿鎮)。
出了機場,我匆匆叫了一輛出租車。從機場到阿鎮新建的國際賽馬場沒多遠,出租司機卻毫不手軟地收了我70元錢,這反倒一下子拉近了我與鄂爾多斯的距離。在這塊富得流油的土地上,出租車數量遠遠少于滿大街招搖過市的豪華私車,因此能打上出租車并不容易。
我第一次到訪鄂爾多斯是在2010年初,隨后一共去過五次,跑過鄂爾多斯的東勝區、康巴什新區、伊金霍洛旗、準格爾旗、達拉特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不過,到鄂爾多斯越多,我心中關于它的謎團就越多。
阿鎮的國際賽馬場修得非常豪華氣派,仿佛是從一片大漠里冒出來的龐然大物,因為它的周邊都荒無人煙。這里正在舉辦馬術節,大標語打著,卻不見有人比賽。偌大的賽馬場空蕩蕩,僅有的幾名清潔工坐在臺階上百無聊賴地打著撲克牌。賽馬場的路邊,不時有十萬元以下的小車停一下,司機們探頭望望或者打聽兩句,就把車開走了。那些車的主人都是牧民,也聽說了馬術節,對馬天然的愛好讓他們關注這個活動,但是知道今天沒有比賽,就走了。
賽場上只有偶爾幾匹訓練的馬走過,標準化的國際賽道,還有一些蒙古文化的符號性建筑,包括一個大蒙古包,像圜丘壇那么大一個圓臺,上面有個巨大的火爐造型的雕塑。迷霧中,可以看見遠處正在施工的大片樓房。
我來賽馬場,是找我的朋友、蒙古族的相馬高手芒來。他從前是呼倫貝爾的一位敖亞齊(伯樂兼馴馬師),同時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鄂爾多斯經濟崛起的這幾年被挖到伊金霍洛旗體委工作。
芒來來了,他也不了解今天的賽程,就帶我過了烏蘭木倫河,去康巴什轉一轉。在烏蘭木倫河邊,有大群奔跑的雕塑“馬”。芒來對馬的喜愛幾乎是癡狂的,他調教的馬在大大小小的那達慕中都得過很好名次。看到烏蘭木倫河邊的馬雕塑,他和妻子就好像見到自己從小養大的馬一樣,非常喜歡。妻子輕輕地拍“馬”的后背,他則用雙手抓著“馬”耳朵,似乎在跟那“馬”逗著玩。
也許是如此大規模的銅雕實在是雕得太惟妙惟肖了,當看到一名“青年”騎著高頭大“馬”從一群“馬”的背后閃出來時,芒來妻子忍不住大喊:“高堯扎魯!”(蒙語“帥小伙”的意思)她喊完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芒來也跟著笑起來。
蒙古族人傳統的養馬方式是大群養馬,保持馬的自然生活方式,由丈夫妻兒組成家庭,只是騎的時候抓來用幾天。所以草原上經常能看到沒有人管的馬群。但是在鄂爾多斯,野外已經看不到這樣的馬群,因為農墾面積特別大,沒有開墾的地方網圍欄縱橫,這里原本常見的駱駝、馬都不見了蹤影,如今有錢人早就開上了“悍馬”。
對馬癡迷的芒來和妻子,也許再也回不到田園牧歌式的家鄉呼倫貝爾了。而像芒來一樣,近幾年來,因為身處一路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洪流中,鄂爾多斯人也突然發現,自己的家園和生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緩緩流淌的平靜歲月也漸漸遠去,隨之裹挾而來的是喧囂洶涌的現代化浪潮,就像中國大多數地區發生的那樣,只不過鄂爾多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而已。
暴富之謎
從達拉特旗到東勝,感覺忽然到了北京國貿的CBD商圈一樣,周圍全是高樓大廈。東勝的幾個朋友在豪華酒店里享用國際品牌化妝品……
鄂爾多斯到底有多富?看看鋪天蓋地的經濟新聞報道,就可以窺見一斑了。比如,鄂爾多斯的女老板們打飛的去香港美容,男老板花數百萬請歌星吃飯,影視業也都喜歡找鄂爾多斯煤老板投資,似乎這是一個錢多、人傻的群體。接著鄂爾多斯經濟崩潰的消息就來了,各種看著鄂爾多斯羨慕、嫉妒、恨的心情,變成了氣人有笑人無的嘴臉,負面報道把鄂爾多斯的有關部門也搞得如同驚弓之鳥。
據報道,鄂爾多斯資產過億的富豪人數超過7000人,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要知道,2010年鄂爾多斯市總人口不過194萬,也就是說每277人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9個人中就有1個千萬富翁。如果你只有百萬資產,那只能算窮人了。
人們在茶余飯后最喜歡的談資莫過于鄂爾多斯的豪車了。讓人吃驚的是,2010年中國內地90%的路虎被鄂爾多斯人買走,這個城市擁有路虎5000輛,出租車卻只有2000輛。而關于鄂爾多斯富有的故事,也越傳越夸張:在當地做小商品生意的溫州人林先生請了一位鐘點工阿姨,結果她竟然是開著豐田越野車來干活的。阿姨解釋說,出來干活不是為賺錢,而是待在家里實在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