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家住商丘路的李女士到洛陽路派出所報案稱,自家屋門邊框出現了一個撬壓痕跡,但是屋內財物沒有丟失。洛陽路派出所民警趕到李女士家,發現這個撬壓痕跡十分熟悉,跟已經“停工”一個多月的竊賊有關。
自3月份以來,洛陽路派出所轄區內連續發生多起案件雷同:竊賊均是趁白天居民上班外出之后,利用特制工具撬開屋門或者窗戶,然后進入室內實施盜竊。并且竊賊選擇的偷盜目標很明確,現金、首飾、電子產品,其余東西一概不拿。
在走訪周圍居民時,李女士樓下鄰居向民警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當天上午11點左右,他出門時看見一個戴棒球帽的瘦高男青年正趴在李女士家門口,手里拿著一個東西在不斷攪動。聽到身后有人開門,那個瘦高男青年立即停手,把某個東西塞進了斜挎包里面。鄰居當時問了一句,男青年說自己是發廣告的,然后就迅速下樓離開。據此重要線索,民警馬上調取了周邊監控錄像,發現同一時間段確實有一名體貌特征相同的男青年從李女士家樓下經過。
5月14日上午,蹲守民警發現一名戴著棒球帽,背著斜挎包的瘦高男青年獨自一人走出小區大門,在四周觀察一番后,男青年站在路邊準備打車。民警迅速分頭向男青年身邊靠攏,等男青年意識到自己被包圍時,剛準備逃跑,便被身后民警壓倒在地。民警當場在男青年背包里搜繳出特制的撬棍,其中一根撬棍橫截形狀與前期多起盜竊案現場遺留的撬壓痕跡高度吻合。隨后該男子被民警帶回派出所接受調查。經過訊問,男青年很快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33歲的青島人蘇某,此前就有多次入室盜竊前科。在服刑期間,他從獄友那里聽到自制撬棍的方法。出獄后,他買來工具,多次嘗試自制了一套撬棍,有長有短,以方便撬開不同的屋門,而且便于攜帶,可以直接放進背包內。
從3月份開始,他就在洛陽路周圍入室盜竊,每次都是戴著帽子,背著包,白天上樓尋找作案目標,遇到老舊的防盜門或者木質門,他就敲門。有人就說上門推銷,沒人就開始撬鎖,遇到有鄰居出門,就說自己是發廣告的。盜竊一個月之后,他怕總在一個地方作案會有危險,就跑到李滄繼續偷。進入5月份,他又擔心李滄抓得緊,準備返回市北繼續偷。
前前后后,他盜竊了12起,總價值3萬多元。偷來的首飾、電子產品都被低價賣掉。蘇某年過30歲還沒結婚,單身一個人還過得很奢侈,每天必須下館子吃飯。隔三岔五就請朋友喝酒洗桑拿,對外稱自己是貨運公司業務經理,晚上酒足飯飽,蘇某還愛好到棋牌室打麻將。文/圖 記者 李敏 通訊員 朱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