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隨著車輪的腳步,慢慢地溫暖和“蟲子”在一起的我。一側大海一側山,不知不覺間,道路變窄,我進入了一個小鎮。Fender 音響此時呈現的效果和在海邊有了些許的不同,也或許是心情所致。環島變得更小巧,支路更多,彎道帶來另外一種駕駛樂趣,我不自覺地吹起了口哨。一個左轉,“蟲子”仰頭開上一條陡坡,繞過一處高墻之后,我像是開向了太陽。待眼睛適應光線之后,地中海就這樣敞開懷抱接納了我們。我和海水的距離就是平行3 米、高差10 米,這里就是昂蒂布(Antibes)。
停車漫游,真覺得這里的居民幸福無比:如果沒有門前的這條小路,他們幾乎是可以一開門就跳進海里,打開窗就是地中海的味道和遠遠的海平線。石塊和紅磚砌成的堤岸飽經滄桑,指尖劃過之處,必定滿是故事。不遠處,一塊路牌不時地讓路人駐足、凝視、尋找,原來這里就是畢加索的畫作《昂蒂布夜釣》的靈感所在:“一輪圓月將月色熒熒地灑向水面之上,一艘小漁船上,兩個男孩趁著月色捉魚。岸上,兩個女孩也許正在觀看捉魚的男孩,抑或是在岸邊享受夜色……”因為流連于這里的風景,畢加索甚至在這里居住過一段時間并創作了不少畫作,以至于小鎮政府將著名的格里馬爾迪城堡(Chateau Grimaldi)改為畢加索博物館,并收藏了200 多件畢加索作品。
步入小巷 ,不知哪里還是畢加索創作的靈感所在。名作為這里的地中海氣息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藝術氣質,墻頭窗臺的花花草草都看起來多了不少姿色。相對于道路那頭的沙灘,曲徑通幽似乎更耐人尋味。
而所謂午后小憩其實就是毫不吝惜地消磨著時光和陽光,然后繼續以更好的心情上路。當“蟲子”拉著我繞過城市頭頂,開始盤旋于山路之上時,我不禁想起了蒙特卡洛的拉力賽段。顯然,這兩段路有著本質上的差別,雖然距離上很近,但方向相反。不多時,我又能從山路上看到海了,而且是另一種味道。
開著、看著,我突然一腳重剎,把車停到了路旁的一家餐廳門口,根據經驗,這里一定可以看到無敵的風景。
走進小小的院門,里面果然別有洞天,院子里的樹下擺著數張餐桌,甚至還飄蕩著午后咖啡的味道。往前幾步,大畫幅海景豁然眼前,遠遠望去,海天相接已經變成弧形,近前的山勢一路向下延伸至海岸。尼斯老城的布局一目了然。原來這里還有幾間客房,可以伴著風景入睡。旅游旺季,避開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這里享一份清幽也好。端著一杯咖啡坐下,太陽躲進云里,風景瞬時變成了水墨畫。
看著看著,我已經坐在酒店房間的窗前,海風濕潤,有些許微涼,吹得眼睛透亮。同樣透亮的還有海邊的夜景,燈光閃爍,映照著滿是白色的游艇碼頭,此時的湛藍是在天上的,甚至依然能看到云彩。
這一日,已經足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