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M2.5”成為每日必看的數據,陽光和清新的海風變成超過國際大牌的奢侈品時,駕駛敞篷甲殼蟲暢游蔚藍色的地中海海岸絕對是一場治愈之旅。當海風撲面而來,格拉斯小鎮的香水味浸入心脾,從海岸到山林如同時空轉換,一切都可以呼吸得到。
這之后,我更讀懂了馬蒂斯的粗線條和摩納哥的F1 彎角。作為蔚藍地中海的代表性城市,尼斯留給我的印象一直是耀眼的陽光和浪漫的海岸氣息。但不想這一次卻遇上一場夜雨,比地中海陽光還炙熱的熱情被無情澆滅。這次的尼斯初夜,有點兒冷。
追尋畢加索的足跡
尼斯的陽光和我們PM2.5 的“爆表”一樣,都是常態,所以,一早的艷陽高照完全是在意料之中。選來選去,我還是挑中了一臺黃色的“蟲子”。系好安全帶、接駁好自帶的音樂,此時軟頂早已打開,陽光赤裸裸地灑滿車內,這才是最恰當的地中海Style。
旅行,起點到終點,總會有不同的方式和路線,當然要選擇最美的,即便這路程更遠,也或許只有越遠才越好。
沿著海岸線,放棄和忘記速度是首先要做到的,方式很重要,只要合法,似乎此行是越慢越好。每次在歐洲自駕,都需要花點兒時間適應這里的駕駛習慣,調整到“安全”模式,相對于國內大多以搶行為先的駕駛陋習,“安全”兩字其實就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