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奔放的塔魯族
沒有窗戶的辟邪屋和筷子舞
雖然是動物天堂,但奇特旺并不是一個荒無人煙的所在,在這里,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各種村莊。而居民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塔魯族人。
最早的塔魯族人是17世紀的時候從印度遷徙而來的,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民族文化,生存能力極強,他們躲過了20世紀60年代奇特旺地區肆虐的瘧疾災害,以獨特的方式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并一直發展到今天。奇特旺地區的塔魯族經常與其他民族混居,他們的每一座村莊都不大,散落在特萊平原上,如果要去了解他們,需要自己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前往。
行走在特萊平原的鄉間小路,會看到廣闊的綠油油的田野,不少穿著艷麗的尼泊爾人正在田野間勞作。在路邊和河邊,則會有一群群塔魯族小孩在追逐玩耍。由于奇特旺天氣炎熱,當地的小孩幾乎都不穿衣服,經常毫無顧忌地跳入河中戲水。當有車經過的時候,成群的塔魯族小孩會追在車的后面,非常熱情地喊“Bye-Bye”……
塔魯族的房屋不大,內部空間也比較小。房屋墻壁一般都用曬干的牛糞混水攪拌成泥狀,然后涂在細竹和五節芒編成的梗上澆筑而成。在他們看來,干牛糞混水無異于混凝土。房子建好后,不僅冬暖夏涼,而且氣味獨特可以防蟲驅蚊。更為奇特的是,塔魯族的房屋是絕對沒有窗戶的,外墻上還涂有吉祥意義的魚、動物或者白色手印圖案——他們認為,這樣的房子建成后,包括鬼怪在內的不祥之物都不能靠近,可以達到驅邪的目的。
早期的塔魯族人經常進入叢林去割牧草和狩獵,但奇特旺國家公園設立之后,為了保護公園內的生態環境,這種行為遭到了制止。只有在法定時間內,他們才可以進入公園割草;至于狩獵,則完全被禁止。所以,盡管現在塔魯族人依舊飼養牛羊等家畜,但是多半以農耕為生。在每年農收的季節,你會看到成群的塔魯族婦女在奇特旺公園涉水過河,背上背著大捆的象草,她們用這些來賣錢。
塔魯族人待人非常熱情,在他們的村莊,無論你碰到女人、男人還是小孩,只要你對他們雙手合十,說一聲:“那馬斯特”(尼泊爾問候語),都會得到他們熱情的充滿笑容的回復。如果你對塔魯族的小朋友送上糖果,幸運的話還會聽見他們用中文說:“謝謝”。
塔魯族的男子在有客人來到,或者在農閑和慶典的時候,就會跳起富有當地特色的“筷子舞”。他們用竹竿、竹筷和鼓等樂器,打出明朗輕快的節奏,然后圍著火堆,打著節拍,靈動地擺手踢腿跳舞,看起來歡快而奔放。塔魯族的男女都很有舞蹈細胞,他們的舞蹈感染力也很強,總讓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加入到他們中去。這種熱情奔放的特性,非常像吉普賽人,甚至有一個傳說是:塔魯族是全世界吉普賽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