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山東頻道2月13日電(呂永國 張立達)
鞭炮焰火沖云宵,威風鑼鼓震天響,在一派喜慶熱鬧的氣氛中,主祭人表情肅穆的進行著“三六九上朝拜”……2月12日下午,山東省臨沭縣凌山頭村的祭龍儀式正式開始。


凌山頭是山東省臨沭縣蒼馬山景區管委會的一個小山村,據該村72歲的凌宗舉介紹,他們村有記載的制作龍頭和在舞龍活動前舉行祭龍儀式的傳統已有120余年。“沒有祭祀的龍是農民春節的玩戲,祭祀過的龍就是真龍,有了靈氣,可以驅災辟邪,給農民帶來運氣福氣……”據舞龍老把式凌宗蒼介紹,每年他們都會自己制作一個龍頭,龍頭安上后要進行祭龍儀式。祭龍儀式分為集體祭和個人祭,程序上先是村子里進行祭祀,之后群眾設好香案把龍請回家進行祭祀。




2月12日的集體祭龍儀式在文化大院舉行,院子里聚集了該村300余名男女老少。祭臺上擺著香燭、貢品,祭龍司儀行著“三六九上朝”大禮,一步一步叩拜著靠近擺滿貢品的香案,表情莊重,隨著祭龍司儀將剁掉雞頭噴出的雞血噴向大龍的口中,集體祭祀儀式結束。龍嘯生風,龍起生云,拿大花,拿小花,龍群珠,隨著舞龍隊員的精湛的表演,一條“真龍”上下翻飛。


集體祭龍儀式后,舞龍隊走上街頭,早早準備好香案、貢品的村民點燃煙花爆竹,一路把龍迎回家中。“祭祀后的龍有靈氣,渴望男丁的人家把龍迎回家祭祀,不僅能驅宰辟邪,還能帶來福祉。”據村民凌燈澤介紹,請到龍的人家都會添加男丁。村民充滿信仰和期望的個人祭祀應該是一種男丁崇拜傳統或者鄉土文化,寄托了農民對男丁的渴望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