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少有人會想到,在我們這個城市地下,會埋藏著多達幾十種,長達數千公里的地下管線。這些縱橫交錯的地下管線,就像人體內的血管和神經一樣,為城市發展提供著強有力的保障,因而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
密集:25公里/平方米————據有關數據顯示,平均下來,中國城市中每平方公里的管線長度約為25公里。在2010年,濟南地下管網就已經達7000余公里。相當于從濟南到澳大利亞的距離,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至少幾百公里的速度增加著。(數據來源生活日報、魯中晨報)
多樣:三大種類20余種————在普通城市的地下埋著20多種的管線,管線種類包括自來水、污水排放、煤氣、有線電視、電信、寬帶、燃油等, 而這些地下管道可以分為民用、工業、軍用三個大類,電力、通信、煤氣、自來水、污水等等屬于民用管道,而11月22日黃大燃油爆炸事故,就是由于工業原油管線發生泄露而引起的。
國內管道事故發生率遠超國外————從2010年至今三年時間里,國內公開披露的油氣管道事故已多達數十起,呈現逐年上升勢頭。我國管道事故率6倍于美國、12倍于歐洲。地下管線長期服役后,會因外部干擾、腐蝕、管材和施工質量等原因發生失效事故, 目前國內現役地下管線特別是油氣管道已進入事故多發期。【詳細】
規劃存缺陷,管線已老化————以此次事故為例,爆燃的管道為黃島東黃 復線管道,于1986年投產。經過20多年發展,黃島油庫從沒有規劃到有規劃, 各種線路比較擁擠,部分管線有交叉,存在安全隱患。分析人士認為,事發輸 油管道在兩年前就已隱患重重。【詳細】
緊鄰居民區,腳下埋地雷————國家規定,原油管道居民區距離不宜小于 15米,與工廠的距離不宜小于20米,而民用市政管網管道與居民區的距離不受 限制。但此次爆炸則是因為原油泄漏流入市政管道引起爆炸引起悲劇,可見, 盡管沒有違反規定,但此項規定在執行上有待細化。【詳細】
管理權混亂,關系難處理————在目前的政治經濟體制下,央企和地方政 府的關系一直處于一個很微妙的狀態。而這種由于體制疏漏引起的管理上的低 效率,一旦延伸的安全領域,就會產生就極大的隱患。以此次為例,管線的主 管方中石化和青島地方政府之間在管線鋪設、事故預警、人員疏散方面的拖沓 與掣肘,無疑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詳細】
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管理上,我國在地下管線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紕漏,這也造成了我國管線事故頻發。僅僅在山東境內,今年就出現了數次地下管線事故。
而山東省也在此次黃島管線爆燃事故后痛定思痛,開始了對地下管線的大規模隱患排查活動。濟南和青島預計將成為兩個首先啟動的城市。
管線修復產業有望提速————針對地下管線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內的管道修復行業逐漸興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管線修復企業大約有四五十家左右,一些外商也開始涉足國內的管線修復領域。但總體上,國內的管線修復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而此次青島管道燃爆事件或許會倒逼這個產業的提速。一旦地下管線修復成為一個產業并獲得良好發展,市場的參與必將使管線修復這一領域更加規范高效。【詳細】
而黃島的悲劇已經發生,50多條生命也已經離我們而去,每一次“事后”都可能成為下一次災難的事前,災難的預防不能總靠事后救火、事前僥幸。青島的悲情是所有城市的鏡子,它警醒著每一位管理者,只有一直做“事前諸葛亮”,把高效的應對放在事發前,才能減少帶給人民和國家的傷害。【詳細】
城市下水道被稱為一個城市的良心 當摩天大樓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向天空延伸,不斷拉高城市的高度,向下挖掘的地下城,卻未必能以同樣的速度伸展。相反,大多數國家,都需要用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來構建和完善這個龐大的地下城。讓我們來看一下外國宛如宮殿地下管道吧。【詳細】
“共同溝”可以一試————大家經常在國外大片中看到這樣的場景:開著汽車在下水道內追趕對手,汽車飛馳而過,搖曳的槍彈與墻壁劃過車頭冒著的火花混成一團,管道噴著熱氣煙霧騰騰,專家說這種下水道場景其實就是國外“共同溝”,十分寬敞。
所謂“共同溝”,是指將設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類公用類管線集中容納于一體,并留有供檢修人員行走通道的隧道結構。“共同溝”一方面可以方便專業人員檢修,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避免一段路面被反復開挖,成為“拉鏈路”。目前,“共同溝”在國內也已經出現,1958年國內第一條“共同溝”就在北京出現,而在山東日照就也這么一條。【詳細】
但是這種“共同溝”在國內要想推廣還有一定困難,最主要的就是資金方面。“共同溝”建設每公里造價過億元,此外中國的管理體制弊端使得各方面難免在修建上產生利益糾結。但只要有利于生產安全,再大的困難都不是停滯前進的理由。
除了“共同溝”,無論在管線設計鋪設、管線維護還是事故應急等方面,國外發達國家都有著比我們更為豐富的經驗。例如美國設有獨立的管道維護機構,日本規定管道周圍禁止施工,韓國則把輸油管道鋪于地上,方便檢修排查。這些都值得城市管理者們好好學習。地下管網的重塑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也會耗資巨大—但既然不得不為,需要的只是承受代價的決心與推動重塑的智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