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姜言明
通訊員 柳 萍 齊 麟 報道
本報泰安訊 “有了這個水渠,今年莊稼澆水就不用發愁了。多虧了你們哪!”4月9日,泰安市岱岳區范鎮賈寨子村村民賈訓政緊握住周光華的手,感激地說。
賈寨子村山嶺上缺水,農作物產量低,賈訓政向走村入戶訪民情的干部周光華反映這一問題后,周光華立即協調有關部門,投資6萬余元在嶺上修建了1500米長的水渠,1200畝耕地從此告別靠天澆地。
今年2月起,泰安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發令槍”交給群眾,從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改起。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問題和建議52579條。
“黨和政府的工作成效如何,最終還是要通過群眾是否滿意這把‘標尺’來衡量。”泰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洪峰這樣說道,“要讓群眾從身邊‘小問題’的解決,看到黨的作風‘大轉變’。”
針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泰安市教育實踐活動督查組細致地對這些問題原汁原味地進行梳理,分門別類建立問題臺賬。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確定了三批27項專項整治任務。
今年,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對目前在大廳辦理的事項重新進行了梳理,取消審批服務事項5項、下放6項,部分下放1項,并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對外來投資項目和市重點項目,實行“一對一”全方位、全過程代辦服務;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群眾訴訟難等問題,建設“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推行網上立案、查詢、答疑,推進裁判文書公開。
寧陽縣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強農惠農資金管理問題,全面啟動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檢查工作,嚴厲查處糧食直補、合作醫療等24項涉農補貼資金違規問題;東平縣在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設立“專項整治組”,集中抓好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
整改情況怎么樣,廣大群眾說了算。泰安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實踐活動成效的“第一標準”,市級層面目前已對265項具體問題進行了整改,并將整改事項和工作進展通過媒體及時向全社會公布。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庸懶散”等四風問題,市里從今年3月初起專門進行集中整治,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典型問題公開曝光,充分發揮了警示和震攝作用。
原標題:泰安廣開言路聽民聲 政府咋整改群眾來“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