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若如發生起火等事故,乘客怎么自救?逃生錘至關重要。近日,記者兩天內乘坐了濟南137路、34路、K100路、66路、BRT2、K51路、K169路等線路上的公交車,對逃生錘是否安好進行了調查。
記者乘坐這些線路的公交車,不管是普通公交車、空調車還是新能源車,均配備了4至6把逃生錘,都沒有發現缺失的情況。
在一輛K51路公交車上,記者坐到有一個逃生錘的座位上,待車輛起步后,記者試圖取下逃生錘。
“怎么這么緊?難道有機關?”記者使勁往外摳,逃生錘還是牢牢卡在卡座中。身后的乘客問:“又沒發生火災,你費這勁干什么?”記者說明了緣由,那位乘客也加入進來。“你看,這好像有個扣,我掰掰它試試!”隨著“啪”的一聲,逃生錘被取了下來,隨它一起下來的還有四處飄散的灰塵,顯然已被塵封了很久。
紅色的塑料手柄上嵌入一節錐狀體的鋼頭,大約6厘米長,拿在手里明顯感覺“頭重腳輕”。“這個東西砸個核桃挺好!”一位老年乘客突然來了這么一句。“它的使命可比砸個核桃厲害多了,說不定能救人命呢!”“是啊,沒看見人家公交公司用鋼絲拴著啊,這個可不能隨便拿走。”乘客們你一言我一語,對逃生錘的重要性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逃生錘雖然物小不起眼,但是對于公共交通安全來說卻是必不可少。”濟南公交總公司技術設備部部長何彬說,“2009年6月5日8時30分,成都市9路公交車發生燃燒,27人遇難,74人受傷,其中兩名重傷者也經搶救無效身亡。這一惡性事故在全國引發了一輪為公交車配備逃生錘的熱潮。這之后,濟南公交公司就在400多輛封閉空調車上每車配備了4把逃生錘。當時的逃生錘比現在的還要小,好拿好放,大人看著新鮮,小孩看著好玩,于是就開始出現丟失的情況。一開始公司覺得這個東西價值也不大,只要求駕駛員一旦發現丟失立刻申請新的補上就可以,也沒有想過追究乘客的責任。后來丟失的情況越來越多,就兩三個月的時間1800多把錘子丟失了將近三分之一。我們一看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就開始跟逃生錘供貨商提出了增加防盜繩的要求。”
“就是現在車上的這種有尾巴的嗎?”記者向何彬展示了手機上拍的圖片。
“對,就是這種,算是逃生錘的第二代產品了。你別看只增加了這一條防盜繩,整個錘子的造價卻是原來的3倍。”
防盜繩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剪斷繩子拿走錘子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濟南公交公司現在又引進了第三代逃生錘。
在濟南公交公司維護場站,一輛嶄新的綠色公交車出現在記者的視野中。安全保衛部部長尹曉伸說:“這是今年我們剛剛增加的1400輛清潔能源車之一,它上面配備的逃生錘是現今為止國內最先進的逃生錘了,不但體積小重量足,還能保證遇險時可快速將玻璃擊碎,并且在裝置了可收縮防盜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無線防盜功能,你拿下它來試試看。”
記者想起在K51路上的經歷,便鉚足了力氣去抓那個小巧的錘子,誰知錘子卻輕而易舉地被取了下來。記者剛想打量一下這把錘子,一陣陣急促的報警聲驟然響徹了整個車廂,記者急忙將錘子放回了卡座,警報聲戛然而止。
“怎么樣?這樣一來沒人敢拿走了吧!”尹曉伸看著囧在那里的記者說。
據介紹,濟南公交自2009年第一批400輛空調車按每車4把的規格配備每把10元的第一代逃生錘費用為16000元;第二批4000輛非空調車按每車4把的規格配備每把30元的第二代逃生錘費用為480000元;現在第三批1400輛清潔能源車按每車6把的規格配備每把60元的第三代逃生錘費用為504000元,就已經有100余萬元的投入了。“為了公交安全,這些投入很值得!”何彬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