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不僅僅是為接通歷史的血脈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過往歲月的追問,可能因為時代太久遠,記憶太有限,史料太欠缺……那些曾經的歲月總有些如迷霧般隱現,漫漶不清,于是我們惆悵,我們迷茫,我們坐臥不寧:究竟該如何面對祖先的遺澤和年輕的后來者?在這樣的心境下閱讀《歷史真相與文化反思》,尤覺其彌足珍貴。
《歷史真相與文化反思》不是專著,而是一部有著14篇文章的論文集。但全書所給予我們的收獲,遠遠超出了某些皇皇巨著。
自古以來,關于堯舜的傳說、記載便異說紛呈,他們的出生地和活動區域更是迷霧重重!秷蛩垂世锟急妗吩谇叭舜罅垦芯康幕A上,借鑒近年不斷涌出的考古成果,力排眾議,提出堯舜故里就在山東菏澤的擲地有聲的觀點。雖然今天的菏澤是山東省最貧困的地區,可歷史上的菏澤卻是河湖遍布,水草豐美,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后來數度成為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堯舜雖然一生遷徙不定,其主要活動區域卻與菏澤密切相關。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盡人皆知,可大禹治水的真相是什么?以前人們慣常說大禹疏導的是黃河,可作者卻認為“所謂大禹治水不過是把濟、濮流域的積水排泄出去而已。而要疏導積水,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開挖溝洫,所以后來孔子論大禹的功績,說大禹"盡力乎溝洫"!坝捎诖笥碇嗡坑谐尚,加上人類有一種對自己崇拜的人或事喜歡加以拔高的本性,代代相傳,越拔越高,大禹開掘溝洫便被夸大成開掘江河,大禹也就從人變成了神!
商族是一個常常遷徙的民族,歷史上經歷了怎樣的民族遷徙?《商族起源考》認為商族起源于東方說最為合理,一是東方民族對他們祖先的來源有一種共同的傳說,就是卵生。而商人也說他們的祖先是卵生的。二是商人對于酒的嗜好,源自于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后來的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麒麟是中國文化中的“瑞獸”。它是幻想中的神性動物,還是一種曾經的存在?侯仰軍認為,說麒麟“只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現實中并不存在”,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詩經》中就有關于麒麟的記載,而殷墟發現的可識別的甲骨卜辭中多次出現麒麟。只不過由于后世氣候變化和人類獵殺而消失了。
《齊國滅亡的文化反思》一文,是典型的文化反思之作。侯仰軍認為,齊國滅亡的深層原因還是在文化方面,如齊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人治文化,帶有隨意性,缺少法制保障;還有黃老之學與陰陽學派在齊國文化中漸成主流,嚴重危害了齊國的發展。再就是齊俗尚奢,崇物利,卑義理。探討齊文化滅亡的原因,更是為了我們如何吸取齊文化的精華,剔除其糟粕,有助于今天的社會建設。
《漢代的吏治與文化反思》與《唐代致仕制度新論》是兩篇史鑒類文章。尤其是《漢代的吏治》一文討論了漢代吏治清明的表現與影響、漢代吏治清明的原因分析、對漢代吏治的文化反思,旁征博引,條分縷析,以大量的事實和案例反復深入地論證了“治國就是治吏”的英明論斷,體現了作者對當代吏治清明的殷殷期待。
《微山湖西岸移民史略》無疑是一篇填補中國移民史空白的力作。在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西岸,有一處鮮為人知的1500多平方公里的移民區。150年前新移民的到來,曾經對蘇北和魯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直到今天還余韻未盡。幾萬貧苦農民從魯西南遷往微山湖西岸,雖曾給兩地的政治和社會生活帶來一些動蕩,但它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也不能低估。
綜觀全書,給我以最鮮明印象的有如下幾點。
一是作者舉重若輕的駕馭史料和文獻的能力。一般的史學論著往往讓行外人難以卒讀,原因是一般人的學養不足以駕馭宏大的敘事,只有靠史料的堆砌和繁復的論證來取勝。而此書史料條分縷析,論證環環相扣,語言簡潔優美,考證令人信服,充分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史學功底和高瞻遠矚的史家氣魄。
二是注重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歷史。近一萬年來,氣候發生了多次冷暖變化。許多人寫史幾乎從不考慮這一影響,顯示其于環境變遷之學的無知。反觀此書,不管是對堯舜故里的考辨,還是對大禹治水真相的揭示;不管是對商族起源的考據,還是對“西狩獲麟”事件的質疑,無不看重環境變遷的社會影響。
三是溢于言表的故鄉情結與愛國情懷。這里并非說作者對家鄉有溢美之詞,而是說作者對魯西南這片歷史上曾經為“天下之中”的區域投注了全身心的熱情。歷史上這里為什么那般昌盛,成為堯舜禹和商人活動的主要區域?后來又是怎樣的環境變遷成了今日之模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明天的菏澤會是怎樣一幅面貌,我從字里行間看到了作者的深情期待。再者,對齊國滅亡所進行的文化反思,對忠義文化的源與流的追索,對漢代吏治的梳理與檢討,對唐代致仕制度與今天的退休制度間的聯系,透露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與時下許多圍繞個人功名利祿打轉轉的所謂研究相比,更顯其磊落的士君子襟懷。
不僅僅是為了接通歷史的血脈,更是為了我們與后代美好的未來—我愿意將這句話送給親愛的作者。
(《歷史真相與文化反思》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侯仰軍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研究部主任。本文作者為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