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7月12日訊(記者 尹海洋 見習記者 馬俊驥)7月9日20:10,濟南市氣象臺發布今年濟南市首個雷電橙色預警信號:濟南市大部分地區已出現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然而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了解到,濟南市居民樓防雷裝置年度檢測成“盲點”,如果出現問題,不僅起不到避雷作用,反而會“引雷上身”。
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了解到,根據《山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規定,雷電災害防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易燃易爆場所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然而在濟南,防雷裝置的年檢率“非常非常低”,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檢測室科長魏超告訴記者:“我們每年2、3月份都會通過媒體發布幾次通告,也會組織宣傳活動,提醒大家來年檢,但是除了一些單位、工廠和少數單位宿舍之外,普通商住樓來申請檢測的非常非常少。”魏超說,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很多人防雷意識淡薄,心懷僥幸心理,認為雷擊事故幾乎不可能發生。
“事實上,我們每年都會接到因為雷擊導致人身事故或者設備損壞的報告。今年,剛進入雷雨季,我們就已經接到5起了。”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研發室科長孫荊茶說,隨著很多家庭中微電子設備的增多,雷擊造成的損失也隨之增大,微電子設備耐受電壓低,一旦遭受雷電感應,“很有可能家里的電器全部報廢,如果有人在用的話,還會導致人員傷亡。”
居民樓避雷針年檢成“盲點”,是否是因為檢測費用過高?對此,孫荊茶說,費用不會特別貴,分攤到每家每戶的話更沒多少錢,樓房、廠房、倉庫等防雷檢測的收費標準為每個檢測點45元。
孫荊茶解釋說,專業的防雷檢測需要設置不同的檢測點來測試建筑物頂部避雷帶、引下線、接地端子、電源及信號系統接地等多個方面,檢測點的多少要視建筑物的實際情況而定。由于防雷檢測采取申報檢測的方式,需主動提出申請才能檢測,但是目前很少有普通居民小區的業主或者物業公司主動提出檢測申請。
“目前,很多建筑物樓頂的避雷針和避雷帶都由于年久而產生銹蝕、倒伏的情況,有的甚至還與電話線、網線纏繞在一起,一旦發生雷擊,后果不堪設想。”孫荊茶提醒,如果避雷針出現了斷裂、老化等問題,很有可能不僅不能避雷,還會“引雷上身”,增加遭受雷擊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