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海峰 報道
本報沂水5月19日訊 沂水縣近5萬戶低保家庭中,已有3000多戶主動退出。今天,沂水召開群眾需求訴求落實大會,并通過廣播電視向全縣直播。縣民政局局長劉長生就群眾關心的低保問題,作了公開答復。
這是沂水縣今年開展的“聯系群眾、轉變作風”活動的一項舉措。
2月6日和3月24日,沂水縣先后兩次召開干部聯系群眾現場調查會,檢查干部聯系群眾和了解民意的成效。縣委要求:每名干部長期聯系30戶左右的群眾,在規定時限內入戶走訪,與群眾互留聯系方式,進行社情民意調查。迄今,該縣收集到群眾需求、訴求3.5萬多個,涉及生活保障類的有1.3萬多個。其中,農村低保標準低、保障面窄,部分困難群眾未能納入救助范圍,而一些地方將低保當成一種“待遇”,部分干部親屬在申請中占先,群眾意見很大。
對此,沂水縣相關部門認真調查研究,公開表態:對現已享受低保的重新進行審核,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村(居)“兩委”干部有贍養(撫養)能力的,其父母、岳父母、子女不得享受低保;家庭困難確需享受的,單獨登記入戶復核,并且要求所有低保戶公示社會關系。一批不符合新規的原低保戶陸續主動退出。
今天的大會上,劉長生表示,縣里今年將增加投入500萬元,將全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年1800元調整為2000元,同時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2個百分點。按照沂水縣農村人口計算,增加2個百分點覆蓋面,再加上退出后重新補充進來的,今年約2.5萬名困難群眾將開始享受低保“雨露”。
沙溝鎮九嶺坡村的王曉花從中看到了希望。王曉花先天性智障,丈夫張志強先天兔唇,靠打零工維持家計,家中孩子才8個月,家庭非常困難,一直未能享受低保。在干部聯系群眾活動中,沂水縣城管執法局干部武凱達入戶走訪,發現了王曉花的困難。回來后,武凱達詳細了解智障評定及申請低保的程序,幫助王曉花申領到腦力智障二級殘疾證,低保也進入申請程序。
沂水縣常務副縣長王永浩介紹,干部聯系群眾活動中全縣收集的群眾訴求,除生活保障類外,還集中在道路修繕、生產經營等方面。這次大會有16個單位部門對78個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公開答復承諾,會后還將在每個村公開欄設立“回音壁”,公開聯系干部對群眾反映問題解決答復情況,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