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昨日召開新聞透氣會,宣布2013年計劃招生101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據介紹,增量部分是按教育部政策進行了調整,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同時,按教育部“去本地化”要求,進一步減招本省生源,比去年減招79人。 記者徐玉芹實習生范佳山東考生 “不吃虧”今年山東大學招生計劃總量為10100人,其中校本部7100人,威海校區3000人。山大本科生院副院長、招辦主任柳麗華說,今年是山大自2009年以來應教育部要求連續第五年減招本省生源。柳麗華表示,這種減招不會影響山東考生上好大學。其他985高校都在減招屬地生源。在減招本地生源的同時,省外的985高校也會增加在山東的招生計劃。這是否意味著山東考生上山大更難了?柳麗華解釋說,盡管計劃有所減少,但實際錄取中山東考生仍占盡優勢。“今年山東就有500個考生拿到了山大自主招生資格,如果報考形勢好,機會自然會更多。”此外,今年山東省實行平行志愿,也將加大山東考生的錄取機會。
專業計劃分配考慮當地經濟需求山大今年還對外省專業計劃分配進行了大膽改革根據近五年該省考生報考情況及所在省份經濟發展需求進行分配。柳麗華說,經數據分析發現,考生專業志愿的填報,都會受到當地經濟文化傳統觀念的影響。“應該讓考生去學他真正感興趣,并且是當地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這樣才能夠和未來更好的對接”。
柳麗華告訴記者,由于東北三省是國家工業基地,這三個省份的學生對山大工科專業認可程度很高,“東北考生填報志愿時更喜歡填報機械、電子、自動化等工科類專業。這些考生除了專業興趣外,更多的是為了畢業后回家找工作打基礎”。而廣東經濟特別發達,那里的考生則對人文學科特別感興趣,去年廣東考生第一志愿都選了山大的中文專業。學校可以在東北投放更多工科計劃,減少些文科名額。
山東考生最愛選的專業是經濟類柳麗華說,山東經濟產業結構全面,與山大的專業匹配度較高,因此,山東考生對山大專業的選擇是相對均衡的。不過,相對而言,經濟、醫學、電氣自動化、信息類認可度比較高,尤其是經濟,“很多外省考生也對經濟類專業感興趣,這無形中就抬高了此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記者了解到,去年山大經濟類專業在山東理科最低投檔分達到了666分,遠遠高于錄取線和一本線。柳麗華說,實際上,并非只有報考經濟類專業,將來才能夠從事經濟類工作,“通過交叉學科也完全可以實現。”
山東考生最不待見的專業是護理專業,這個專業每年基本靠調劑。柳麗華認為,這更多是社會問題。“家長覺得一家就這么一個孩子,即使分到北京301醫院,也是去做護理,因此不支持孩子報考。”事實上,山大護理專業就業率和就業層次在全校都是排在前列,護理學院畢業生至少是去省級醫院。如今,護理學院已經對這個專業進行了重新規劃,計劃向護理康復方面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