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月31日訊(記者 尹海洋)“現在大部分農業秸稈都被焚燒了,不僅污染環境,還浪費了資源。”在今年的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程少博發表建議稱,應充分利用秸稈等農田廢棄物,開發綠色清潔的可再生性生物新能源。
“現在農村大部分農業秸稈都被焚燒了,很可惜!”省政協委員、山東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少博說,每年麥收和秋收的時候,山東部分農田上空就會因飄起濃煙,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而且還使得原本可以用來進行深加工的生物新能源被浪費掉。
程少博說,以玉米秸稈為例,通過創新的“生物煉制”開發理念,龍力公司從秸稈中開發出一種融功能糖——新材料——新能源為一體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開發出纖維素乙醇、沼氣等生物新能源,實現了玉米資源的變廢為寶,開辟出一條新的農業開發模式。
而這只是農田廢棄物變廢為寶的一個縮影,程少博說,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環保、低碳、潔凈的生物新能源,甚至能夠逐步替代不可再生、高污染、低效率的一次性化石資源。“秸稈類資源的平均含硫量大大低于以煤炭為代表的化石資源的含硫量,并且在生物新能源的再生利用過程中,實現碳排放與吸引的平衡,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作用,體現了生態經濟理念的升華。”
程少博建議,應以現有骨干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集聚整合國內外科技優勢資源,結合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發揮國家能源生物液體燃料研發中心、大專院校、生物燃料骨干企業的作用,加快建設植物全株產業鏈條研發中心,建設新能源配套技術服務平臺,突破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優化工藝流程,開發出具有更強示范性與可復制性的流程,加快新能源產業的膨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