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雪麗
通訊員 張立堯 李斌
近日,市民管女士來到芝罘區工商部門投訴,稱自己80多歲的母親在一保健服務部購買了5040元的“特效藥”,吃后胸悶、乏力,找對方退貨遭到拒絕。經執法人員調查,所謂的能夠快速徹底溶栓的“特效藥”竟是潤腸通便的保健食品,該保健服務部涉嫌夸大宣傳和超范圍經營,工商部門對此進行了查處。
按摩查體還送皂
老人買下“特效藥”
管女士介紹,母親今年80多歲,住幸福某干休所。前段日子,她發現母親經常去離家不遠的名為“唐星國際”的保健服務部(幸福十六村附近),每次還帶回一塊肥皂。據母親說,到“唐星國際”的老人可以免費使用各種理療按摩儀,還給免費查體,傳授養生保健知識,臨走前還能獲贈一塊肥皂。
“我媽身體不大好,曾栓過兩次,每天要吃好幾種藥。”管女士說,母親去了那家保健服務部沒多久,就買回來一大包據說治療血栓的“特效藥”,名叫“纖溶原維脂通泰膠囊”,一共6大盒,每大盒6小盒,總價5040元,平均每小盒售價140元。
“我懷疑這藥來路不明,怕吃壞身體,就勸我媽拿去退了。”管女士說,母親堅持要買,她只得作罷。不料,母親只服用了兩周就感到胸悶、乏力,急忙把藥停了,幾天后才感覺好了一些。隨即,管女士聯系該保健服務部退貨,但商家以包裝已拆影響再次銷售為由只給退2000元。管女士認為不合理,便到工商部門投訴。
5000多元的特效藥
竟是保健食品
工商人員到該保健服務部現場檢查,發現墻上的產品宣傳海報充斥著不科學的斷言及夸大之詞。在名為“纖溶原”的產品圖像下方寫道:“24小時持久溶栓,3周期全面消除血栓陳舊病灶,獨有活性纖溶因子成分,快速徹底溶栓。”查看說明書,該產品只是一款保健食品,功能為調節血脂、改善胃腸道功能(潤腸通便)。
此外,該服務部的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范圍為日用百貨、健身器材及凈水設備,不具備保健食品銷售資格,涉嫌超范圍經營。
工商人員現場取證,依法暫扣了保健食品。經調解,商家為管女士的母親退賠了全部貨款。涉嫌虛假夸大宣傳和超范圍經營的違法行為還將依法受到處罰。
頭條鏈接
老人投訴 四成圍繞保健品
在老年人投訴中,保健食品一直是重要組成部分。據市消協統計,2012年,煙臺全市各級消協組織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028起,其中老人投訴大約300多起。而在這300多起的投訴中,關于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的投訴占到四成左右。
“老人作為一個特殊消費群體,維權意識不強,辨別能力弱。”市消費者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去年,他們曾做過關于《老年人消費維權情況調查分析》,被調查者都認為老年人的消費權益更容易受到損害。
調查中,多數老年人稱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情況,涉及食品、營養保健、旅游、餐飲、服裝等方面。消費權益受損害的主要原因包括虛假宣傳、售后維修服務不到位、退換貨難、商品質量等。
市消協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國沒有專門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的法律法規,缺乏專門的老年維權組織,這是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受到損害的主因。
針對老年人維權難題,市消協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強宣傳,加大對不法商家的懲治力度,強化維權機構。老年消費者則要理性消費,不要貪圖便宜,聽信虛假宣傳,避免上當受騙。
本報記者 秦雪麗 通訊員 姜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