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光營
28日,濟南市園林部門對千佛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進行公示,規劃中魯班祠將外遷。記者獲悉,千佛山目前已有兩個魯班祠外遷的備選方案,將對選址進行論證。對此不少專家建議,魯班祠可以趁機轉型,在舜文化、佛文化外,打造魯班文化。
為啥外遷>>
歷山院將主打舜文化
“魯班祠重修有30多年了,為啥要外遷?”28日,濟南市園林部門公布了千佛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方案,并向市民征集意見和建議。市民王女士表示,她只是看了一個大致的規劃,不太明白魯班祠為何要遷出歷山院。
據千佛山公園工作人員介紹,歷山院在千佛山北側半山腰,里面有魯班祠、舜祠、碧霞祠等。魯班祠在舜祠西側,坐南朝北,相傳建于宋元,清咸豐年間重新維修。原來祠中就有塑像,還有錛、鋸等木作工具,墻上有關于魯班民間傳說的筆畫,后來遭到破壞。
1981年,公園重新維修了坐式魯班塑像,身穿布衣,頭挽抓髻,須髯垂胸,坐像兩側侍立兩個童子,一個手捧墨斗,一個手托書卷。
“在新規劃中,歷山院將突出打造舜文化,魯班祠才決定外遷。”據介紹,在規劃公示中,歷山院將進行改造,完善山南至歷山院的舜文化,將其打造成為千佛山的核心景區。
記者了解到,千佛山公園曾在2008年對歷山院進行過改造,將旅游觀光、謁祖進香、祭舜祈福、休閑詠懷集于一體。在南側石壁上設計了大型石刻舜典,此次改造保留了魯班祠。
選址在哪>>
已有兩個備選 正在論證
據魯班學者尹信介紹,近年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馬來西亞等地的木瓦工經常來尋宗問祖,拈香叩拜,儀式非常隆重。
尹信表示,魯班祠在歷史上就有,就在千佛山公園內的文昌閣附近,后來被拆除。后來海內外游客前來祭拜,只好臨時架起香案,于是公園就在舜祠大殿旁的偏殿建了魯班祠。
“如果遷出,我覺得最好建在千佛山南坡。”尹信認為,他曾多次給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希望將魯班祠在千佛山南擴建,但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回復。
山東中醫藥大學退休教授祝世訥表示,除了在千佛山南坡外,與千佛山一路之隔的佛慧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佛慧山上有不少空間,景點相對較少,兩者可以做到互補。
“目前已經有了兩個備選地點,并邀請了專家學者和市民進行論證。”千佛山公園工作人員表示,魯班祠外遷雖然有了意向,但具體選址尚未明確。
據介紹,千佛山風景區規劃前期征集了文化打造方案,但由于景區范圍較大,景點眾多,如何用文化主線將這些景點串起來是個難題。從目前來看,千佛山南坡將雕刻釋迦穆尼成佛故事石刻,完善慈云谷景區,山南建“大舜耕稼苑”,把千佛山景區建成一個山北以佛文化為主,山南以舜文化為主的景區,其他文化景點的安排尚在論證。
建成啥樣>>
市民呼吁打造 魯班博物館
“可以趁著魯班祠外遷的時機,建設一處魯班博物館。”祝世訥認為,趁著千佛山景區改造外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祝世訥建議,魯班祠可以擺脫單純的祭祀功能,建成較大規模的魯班博物館。除了和魯班有關的圖文資料外,還可以放置從古至今木匠所用的工具,古代建筑工藝、門窗、磚雕石雕、橋梁建筑、魯班鎖等。
尹信認為,一般人只知道魯班是建筑業的鼻祖,土木工匠的祖師。其實魯班的成就不限于此,他在吃、穿、住、陸、海、空等各方面都有發明創造,是名副其實的百工之首。
“紀念魯班,其實看重的是以魯班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精神。”尹信認為,魯班是我國古代科技專家的代表,當今中國需要的就是這種創新精神。
為此,魯班祠外遷后,在形式上不僅僅要建成紀念堂和博物館,還可以做成綜合性的展示場所,引導游客互動參與。在舜文化、佛文化外,打造獨樹一幟的魯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