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榕博 實習生 丁科
泰安一位名叫唐志平的七旬老人,從2011年2月至今,先后被上海、武漢、天津、濟南救助管理站救助送返多達22次。記者了解到,由于沒有妻子和兒女,這位老人早已沒有真正的家。他被屢次遣送,又屢次外出走失。與唐志平相似的空巢老人們走失流浪,也難住不少救助人員。如今,失獨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群體,他們如何才能安度晚年,如何填補空巢老人回家的關懷“空白”,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何屢次出走? 在家憋悶 想念親人
“我是去看外甥的,但是沒找到他!8日中午,面龐消瘦的72歲泰安殘疾人唐志平拖著傷腿,躺在濟南市救助管理站的橫椅上。這一天,唐志平剛剛被三名上海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送到濟南。9日,他將啟程回到戶籍所在地泰安。
但誰也不知道,回家后,唐志平還會不會再跑出來。
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眼前這位面色憔悴的老人,在2011年2月至今兩年多的時間里,經常離家出走,他在全國各地救助站的救助記錄多達22次。肢體殘疾,自身無力解決食宿問題,成了他每次被救助的直接原因。
“你看,他2011年2月去過天津,又去過南充。2012年去過上海兩次,2013年1月又跑到了武漢。這回,他在上海,被當地的救助管理部門給送回來了!睗鲜芯戎芾碚緲I務科長石國華對記者說。
唐志平的家在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辦事處舊鎮村。他有泰安公交乘車卡,佩戴手表,小包里還有幾件干凈的衣裳。他說,自己去武漢是為了旅游,去上海是為了找親戚,只是腦子糊涂了,才走失的。
唐志平說,自己在家有時也看電視,跟鄰居下棋,但時間長了會想念自己的“親人”,憋悶了就會出去轉轉,也喜歡旅游。
“這回我再也不往外走啦,真的。我以后就在家看電視、下棋!碧浦酒降幕卮鹱屓藗儗⑿艑⒁伞
石國華表示,即使沒有家庭關愛,如果現有社區照管機構完善,也可以防止一些“空巢”老人走失。但在實際生活中,唐志平回到戶籍,卻無法實現“回家”,這種情況急需社會找到辦法,填補“空巢老人”出走和“回家”的關懷“空白”。
“回家”要花多少錢? 成本等于養老院五年床位費
濟南市救助管理站業務科長石國華告訴記者,每次把唐志平老人送回“家”,實際也是把他放回無人關心、也無人過問的環境當中,這對于一個72歲的老人來說,就意味著孤獨落寞無人照顧。如果這個老人身體情況允許,再次出走或許對他是一種“希望”。
雖然唐志平老人的個人經歷特殊,但在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像唐志平這樣因“空巢”而導致走失、流浪的老人不在少數。石國華說,最近幾年,在大街上,高齡流浪人員數量不斷增多。
“有些老人因為年事高,患有疑似精神疾病,或者老年癡呆,走失以后也無法向幫助他的人提供家庭地址;還有一些老人家里沒人了,即使把他送回家,過一些日子,還會在街上遇到他流浪!睗鲜芯戎芾碚竟ぷ魅藛T劉子陽說。
在本報聯合我省9市刊登的“找家”尋親網站上,記者看到近300個走失人員信息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2012年,濟南市救助站一位70多歲劉姓疑似精神障礙流浪老人在救助站離世,至死他也沒有等來找到家人的那一天。而大量走失老人也占據了不菲的社會資源。一般送老人回家,如果是遠途需兩三名護送人員,往返車費和食宿費是很大一部分支出。如果是近途,救助機構可能會派出司機和一兩名護送員,加油費和過橋過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唐志平老人每次“回家”,都有一名司機和兩名陪同人員護送,單次護送成本高達5000多元,22次的護送成本保守估計更高達11萬余元,相當于居住在一個縣級以上養老機構5年的床位費用。
回來后誰照管? 家無妻兒,一人租房住
“我有兩個兒子,都在西安;我有大哥,他們在泰安本地,但是他們都忙,上班,沒時間管我!碧浦酒秸f,自己的老伴3年前去世了。
記者撥通了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的電話,得到的答案卻與老人所說有很大出入。
泰安市救助管理站業務科長牛寶瑞告訴記者,老人有時糊涂。經過救助部門調查,唐志平老人沒有妻子,沒有兒女,他在泰安甚至沒有一個親屬,只在遼寧省有一個侄子。
“我們每次想把他送回家,但是發現他沒有家了,戶口也是空掛的!迸毴鹫f,唐志平老人曾因搶劫罪入獄服刑,此后在一家紡織廠成了一名修理工。退休后,唐志平每月可領到不足2000元的退休金。但時至今日,唐志平的實際戶口仍沒有從勞改隊遷出,也就一直沒解決轄區地養老問題。
“現在唐志平一個人在泰安租房住,我們很想把老人接來站上住,但作為臨時救助機構,我們又不能長期供養這樣一位老人。”牛寶瑞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老年人口突破1500萬人,位居全國前列,有692萬老人空巢在家。全省65歲以上空巢老人90%需要心理慰藉和居家養老服務,還有127.75萬失能老年人需要長期看護。
雖然我省已經制定養老保障規劃,但“補缺”式養老轉型“普惠”養老,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