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煤企急轉身,“副業”來掙錢
匯率波動,煤炭價格接連跳水,兗礦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日子顯然不好過。據兗州煤業7月29日晚間更正的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將虧損23.5億元。此前,意識到經營壓力的兗礦集團,就已經通過調整經濟結構、高層減薪等十項措施努力扭轉局勢。
本報記者 馬輝
反差>> 原來煤泥都被搶
“千方百計降低管理費用,各集團公司層面要力爭壓縮管理費用50%,生產礦井層面要力爭壓減管理費用30%以上。”這是濟寧煤企“雙增雙節”活動的下一步目標。
截至6月底,濟寧35家煤炭企業成本總額91.9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65億元。其中,管理費用20.8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83億元。平均噸煤完全成本414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元,增收6.1億元。
太平煤礦銷售科科長王法源告訴記者,原來煤炭旺銷時,一天就能走七八千噸,不用細分種類,連煤泥都被搶購一空。而現在連原來的三分之一也達不到,客戶很挑剔,必須要細化品種。
危機>> 管理層基薪降一半
據了解,針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煤價持續走低的市場環境,兗礦集團采取對完不成生產經營考核指標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就地免職、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基薪降低50%、精簡機構壓縮人員、嚴控項目建設投資等“十項斷然措施”。
兗礦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降薪在內的十項斷然措施,不是說兗礦集團承受危機的能力不行了,降薪是在管理層,基層員工不裁員不降薪。
應對>> 房產和物流,兗礦都干
在鄒城市東灘路上,一座高約百米的財富廣場正拔地而起,這是鄒城城區目前的最高樓。建筑方是兗礦實業公司旗下的東華建安公司,東華的腳步,已經邁向了貴州、寧夏、內蒙古等地。
目前煤炭形勢陷入低谷,兗礦集團下屬的兗礦實業公司,肩扛“十二五”末也就是2015年全年經濟規模突破360億元的重擔,而去年,兗礦集團銷售收入1000.8億元。兗礦實業公司實際承擔整個兗礦集團轉調的重任。
據了解,兗礦實業集團把“做特做精制造產業,做優做大建筑安裝產業,做實做強物流貿易產業,規范高效運行房地產業”作為產業發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