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板塊并入上市公司
5月11日,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威達,002026.SZ)發公告稱,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決定以自有資金9500 萬元人民幣對一機床有限進行增資。本次增資后,一機床有限的注冊資本將變更為一億元人民幣,仍為山東威達的全資子公司。此公告一出,讓濟南第一機床集團(一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去年年底一機床集團的股權,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曾經一度引人關注。
經查詢證實,包括第一大股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所持81.55%的股權和第三大股東濟南市國資委所持7.94%的股權,被山東威達的控股股東山東威達集團有限公司(威達集團),以4300萬元的價格和418萬元的價格收購,并于2月4日完成了重組。
由于威達集團旗下已經有了主營鉆夾頭的上市公司山東威達,且經營范圍中也包含機床及附件,一機床集團的資產會否被注入上市公司,當時頗為引人關注。
山東威達4月13日發的公告讓這一懸念落地。公告稱,為了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延伸產業鏈并優化產品業務結構,提升綜合競爭能力,經公司與一機床有限的股東威達集團協商,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威達集團所持有的一機床有限100%的股權,收購股權所支付價款為490.22萬元人民幣。
這樣一來,原為威達集團全資子公司的一機床有限轉身一變,成為山東威達的全資子公司,實現了“曲線上市”。
一機床集團將來或被注銷
記者注意到,從山東威達發布的這兩則公告上,自始至終,提到的關鍵詞都是一機床有限。
而在山東威達發布的增資公告中,一機床有限的注冊地址為:章丘市明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保障樓306 號,而一機床集團的注冊地址為:濟南市機一西廠路4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威達集團在運作收購一機床集團的同時,設立了新的公司一機床有限,開始由山東威達的董事長楊明燕直接出任其法人代表。在威達集團完成對一機床集團的收購后,一機床有限被注入到了山東威達,其法人代表也變更為一機床集團的董事長趙濱。“如今,濟南一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也保留著,”一機床有限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章丘新廠區預計明年6月份竣工,屆時濟南一機床的所有資產將搬到章丘新廠,原廠址將另作他用,濟南一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這一名稱或被注銷。
可以看出,一機床有限已經依靠股東公司的“輸血”開始了擴張之路,隨著章丘廠區的建設,一機床有限將成為濟南第一機床廠的衣缽傳承者。
而一機床集團雖然已被威達集團收購,但在威達集團的布局中,或許被置入上市公司的一機床有限才是重點,一機床集團將何去何從還不得而知。
主業調整或將進軍汽車產業
作為國家大型一類企業,一機床集團曾在行業內創造過無數輝煌,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一度曾陷入生產停頓、效益下滑、工資拖欠的窘境。根據當初掛牌公告提供的財務數據顯示,一機床集團201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凈利潤為-5.43億元;公司資產總計8.69億元,負債12.58億元。
因為其產品品牌影響力較大,市場占有率也較高。一機床集團在兼并收購市場上歷來都是兵家必爭的制高點。有人斷言得一機床集團者可得全國機床行業半壁江山!
此外,一機床集團自主創新能力突出,承擔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課題,該裝備的研發成功,將在我國高速、精密、多軸控制的數控車削中心領域產生重大技術突破。“威達集團正是看中公司的這兩大優勢,想借此涉足機床領域,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機床集團總經濟師王曉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據介紹,借助威達集團注資合作的平臺,一機床有限“中高檔數控車床項目”已落戶章丘。按照規劃,從今年開始,一機床有限將利用3年左右時間,投資10億-12億元在明水經濟開發區建設一座占地面積450余畝、高標準高規格的現代化數控機床生產基地,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30 億元的目標,再用2-3年的時間達到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規模。“總的原則是超前規劃、高標準設計,打造一個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高檔數控機床生產基地。”趙濱在接受采訪時透露。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機床有限將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向機床以外的領域開發進軍,主要在產業上下游的模具、汽車、兵工等行業實現多元化發展,盡快實現主業與新興產業齊頭并舉的局面。
鏈接
一機床集團 重組始末
一機床集團有著輝煌的過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機床集團曾斥資數億元加速技術改造,企業由此成為國家科技進步先進企業,大型一類企業、國家一類企業。
1996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1999年享受國家“債轉股”政策,又改制為目前的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以后生產經營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其中數控機床產量連續4年列全國同行業前3名。
究其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業內人士透露,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一機床集團購買新的生產線和生產工藝花費多達2億元。但是,引進的生產線和產品并不成功,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由此,一機床集團便背上了發展的包袱。
實際上,2005年底到2006年初,國內另一數控機床老大沈陽機床集團曾幾次南下,欲收購已陷困境的一機床集團,但當時未能達成協議。2006年底,一機床集團委托濟南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濟南第一機床廠六分廠產權。此后又傳出五糧液高層秘密造訪一機床集團。2008年三一重工與一機床集團的接洽,因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沒有成功。2010年6月,一機床集團與山東威達集團開始接觸。由于職工安置等問題沒有談妥,導致重組擱淺,2012年再次啟動改制重組工作,雙方合作水到渠成。
濟南機床 集群優勢顯現
據了解,濟南一機床重組實施階段以來,現已補發完拖欠職工的工資,眼下職工安置工作開始展開。作為老牌國企,濟南一機床正在翻開嶄新的一頁。
資料顯示,濟南的機床工業起步很早,濟南一機床、濟南二機床、濟南四機床這些“老牌”企業都在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代表著濟南機床行業的傳統形象,同為當年“十八羅漢廠”的濟南二機床,在行業中地位穩固,其產品基本以大型數控加工設備為主,數控早已成為公司產品不可或缺的環節,企業兩大類主導產品數控沖壓設備、數控金切機床均榮獲“中國名牌”稱號,在國內機床行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今,濟南第四機床廠已經新注冊了濟南四機數控機床有限公司,但“濟南第四機床廠”的老牌子一直掛著,與濟一、濟二一樣,濟四也有著悠久的歷史。2003年,濟四成功改制,國有股完全退出,產權關系明確后,公司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改制后,濟四依然將精力放在外圓磨床的生產上,目前仍與北京第二機床廠、上海第三機床廠牢牢占據著國產外圓磨床市場,并在數控專機等新產品領域占據優勢。
而山東法因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和濟南鑄鍛所捷邁機械公司則代表了濟南機床的新銳力量。法因數控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8月19日的山東法因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發展速度堪稱迅猛,于2008年成功上市,其主營產品為鋼結構系列數控成套加工設備,主要用于型鋼、板材、線材的數控加工,有效替代了同類產品的進口。
始建于1956年的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濟南鑄造所),根據國務院對國家所屬242家首批轉制重點科研院所的改革方案,于1999年改制成為科技型企業,進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濟南鑄鍛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鑄造、鍛壓機械等多專業綜合性技術研發中心,并承擔規劃、信息、質檢、標準等行業技術工作。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航空、鐵路、鋼鐵、家電、農用車、摩托車、輕工、電力、電訊、電機、化工、紡織、儀器、儀表、開關及電池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