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補充資本金,2012年以來,共有7家上市券商推出再融資計劃,計劃融資總額達350億元
理財周報記者 夏蕊/北京報道
繼西南證券(8.97,0.04,0.45%)4月26日發布二次定增預案募資43.6億元后,5月14日,東吳證券(8.35,-0.02,-0.24%)也發布了定增預案,成為今年以來第二家擬通過非公開增發募集資金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東吳證券的此次融資距其IPO尚不足一年半時間。此次東吳證券計劃募資52.08億元,加上此前通過IPO募集的金額,其一年半募集資金83億元,對資金的渴求顯而易見。
“擴充資本金,發展創新業務”幾乎成為上市券商向市場要錢的統一理由。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為補充資本金,2012年以來,共有7家上市券商推出再融資計劃,計劃融資總額達350億元。
不過,從今年5月完成增發的興業證券(11.75,-0.01,-0.09%)來看,機構投資者申購并不活躍,導致其按9.88元/股的底價發行,僅募集到39.52億元現金,離當初預期的募集資金上限尚有10億元差距。
因此,兩名機構人士均向理財周報表示:“目前市場資金并不充裕,上市券商再融資不會十分順利。”
西南定增認購完畢
近日,理財周報記者從西南證券知情人士處獲悉,西南證券二次定增已經認購完畢,只等證監會批準。
今年2月份,原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臨危空降西南證券。3月19日晚,西南證券董事會通過同意選舉崔堅為公司董事長的議案。而就在這之后的短短六天時間,西南證券就推出定增方案,擬定向增發5億股,募資43.6億元。
令市場質疑的是,西南證券定增對象僅為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據理財周報從上述西南證券的內部人士處了解,此次將定增對象僅圈定為4家重慶國資企業,是為了回饋股東,補償第一次增發導致股東高位深套。
2010年8月,西南證券首次定增融資60億。上述四家公司(重慶水投于2011年11月劃歸重慶水務(6.57,0.04,0.61%)資產旗下)以14.33元/股的高價各認購了5000萬股,認購總數接近當年定增數量的一半。
但是此后西南證券股價屢屢走低,截至其第二次增發預案公告日,股價已跌至9.28元。在此期間,此四家公司均未作出減持,扣除分紅因素,此四家兩次參與西南證券的重慶國資公司浮虧共計9.45億。
“管理層考慮到現在股價相對便宜,第一次股東進來14塊多增發,管理層覺得不能讓股東太吃虧,現在8塊多的價格增發進來補倉,攤薄前期成本。”西南證券一內部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一名長期跟蹤西南證券的分析師認為:“大股東重慶渝富不參與是因為它本身是個整合平臺,沒有什么錢。”
今年5月以來,重慶渝富連續兩次將西南證券股票質押,共占總股本的20%。
其實,西南證券早就有定增的打算,意在減少與券商第一梯隊的差距。據2012年年報數據,西南證券凈資本74億,排名行業第12位,不到中信證券(12.82,0.03,0.23%)404億凈資本的1/5。
只不過其間屢屢遭遇打擊,沒有很好的時機。
“推出增發預案的時機是西南證券的管理層選定的,應該是認為目前股價已經處于低點,再降的空間不大。”上述長期跟蹤西南證券的分析師說。
據上述西南證券的內部人士透露,新董事長崔堅十分支持總裁余維嘉的工作,也讓余維佳在西南證券的工作心態比較穩定。而在此前,余維佳推動的以薪酬體制改革為主的市場化市改革曾在西南內部遭遇不小阻力,也一度傳出余想辭職的消息。
“雖然西南證券屢遭沖撞,但重慶國資委依然十分看好這個平臺,重振西南證券的意愿很強,希望其為重慶當地的中小企業服務,比如開展OTC業務、城投債的整合都可能放在西南證券來做。”一名熟悉西南證券的重慶金融圈人士稱。
東吳一年半要錢83億
東吳證券是今年以來第二家推出再融資方案的上市券商。
5月14日,東吳證券發布定增預案,擬發行不超過7億股,每股發行價格不低于7.44元,擬募資不超過52.08億元,將用于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上市至今僅一年半的時間,IPO和這次定增擬募集資金,東吳證券欲融資總計83億元。
受再融資計劃影響,5月14日,東吳證券以下跌4.39%報收8.06元,成為跌幅最大的券商股。
上市僅一年半,東吳證券再度向市場融資。對此,東吳證券表示:啟動時間及募集金額是公司依據自身發展戰略以及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確定的。在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下,凈資本實力決定了證券公司的發展潛力、業務規模和競爭能力。
東吳證券的戰略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家有自身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證券控股集團,但在傳統業務競爭加劇、創新業務飛速增長的行業發展趨勢下,公司現有資本實力已成為制約公司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瓶頸。東吳證券亟需通過再融資進一步提升凈資本實力,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優化公司業務結構,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為股東創造更大的收益。
2012年,東吳證券年末總資產為157.7億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14。定增完成后,東吳證券凈資產有望達到130億元左右,超過長江證券(9.90,0.00,0.00%),接近方正證券(7.46,0.00,0.00%)。
東吳證券表示,本次募集資金后,公司將擴大創新型自有資金投資業務范圍及業務規模;還將加大對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方面的投入,且對子公司東吳期貨和東吳基金[微博]注資以滿足其發展需要。
對于此前市場對東吳證券“業績變臉受證監會處罰但仍要增發”的質疑,東吳證券認為:根據公司法律顧問意見,東吳證券被中國證監會出具警示函不應被認定為行政處罰。也不存在不得非公開發行股份的相關情況。
前有興業證券增發困難,后有光大證券(13.57,0.14,1.04%)80億定增未發,兩名基金人士對東吳證券的募資前景表示擔心。“光大證券的盈利能力好于東吳證券,東吳不具備明顯優勢,對機構的吸引力有限。”其中一名基金人士表示。
對此東吳證券表示:“對于市場的選擇,我們一貫是尊重的。作為一家深耕蘇州、堅持根據地戰略的券商,東吳是有自身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