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10:45,隨著第一輛體驗車駛上長清黃河大橋,大橋正式開通。
大橋開通了,卻“半路殺出程咬金”。21日下午,在齊河上班的王亮開車準備過橋回長清,老遠看到有些人圍著,走近發現,橋西齊河出入口處被土堆堵住。下車詢問工作人員,得到的回答是“還沒通行”。王亮一頭霧水:不是正式通車了嗎?
大橋通車
不少市民前來見證歷史性一刻
21日9:40,記者乘車來到長清黃河大橋收費站,周邊已有交警和安保人員在維持秩序。在大橋收費站東側,人頭攢動、彩球高懸、鑼鼓喧天,不少村民駐足路邊等待著歷史性一刻的到來。
家住長清三龍莊村的王女士帶著孩子吃過早飯就趕來了,“盼了快兩年,通車之后,我們出門就方便多了,可以帶孩子去河對岸齊河的一些游樂場玩了。”“從大橋開始打樁,我就一直盼望著趕快開通,還經常到附近拍照留作紀念。”北門里村村民李先生帶著妻子和孩子在大橋前合影留念。
10:00,通車儀式開始。10:45,隨著第一輛體驗車駛入大橋,標志著長清黃河大橋正式開通。大橋投資方負責人告訴記者,通車儀式結束后,長清黃河大橋于21日14點正式收費通行。
至此,黃河濟南段已有8座公路大橋通車,這也使得濟南成為黃河流經省會城市中公路大橋最多的城市。“以后從長清去齊河就快多了,10分鐘就夠,去聊城也只需四五十分鐘。隨著長清黃河大橋的開通,濟南、德州、聊城三地互動將掀開全新的一頁。”長清區相關部門人士表示。
意外發生
橋西出入口被設障遭“鎖喉”
通車儀式結束后,記者乘車進行了體驗。過了收費站后,記者看到,大橋選用紅色作為主色,十分醒目。以大橋中間的黃河為界,河東是長清,河西是齊河。
21日12點左右,記者乘車到達河西的齊河,卻發現位于齊河胡官屯鎮的疏橋道路被一段高約半米的土堆擋住去路。
現場,有當地村民不斷把石塊、黃土運到橋西齊河一端主干道上。一個村民說,大橋占了他們胡官屯鎮兩個村的地,他們要求大橋投資方給全村人免大橋通行費,大橋方沒有同意。另一位村民表示,附近的另一座黃河大橋就能部分車牌免費通行,也有的黃河大橋對征地村通行有優惠政策。也有村民表示,長清黃河大橋沒有留非機動車車道,他們很多是騎電動車三輪車出門,不方便。
當時,道路兩邊停了不少等待過橋的私家車,一些司機等不下去掃興返回。“前段時間試通車我就一直走大橋,跑習慣了,沒想到今天走不了,又得繞浮橋了。”司機劉先生說,大橋出入口被攔住,直接影響是給部分車主造成不便,也一定程度影響當地的形象。
2017年9月9日,本報曾對“長清黃河大橋工程實現交工驗收,卻因長清上橋道路沒修好,通車時間預計推遲15個月”一事進行了報道,引發關注。時隔8個多月,長清黃河大橋于5月31日免費試運行,試運行21天后,6月21日正式通車。正式通車后,大橋另一端齊河的疏橋道路又被人為設障。長清黃河大橋的通車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部門回應
要求村民盡早把路障移除
大橋投資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清黃河大橋是一個BOT項目,即私人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特殊的投資方式,其投資主體不是國有資本,而是上海建通,其投資15.2億元,獲得了項目的25年經營權。這意味著上海建通出錢修橋,建成后收取通行費用收回成本、獲得利潤。記者了解到,大橋收費標準為七座及以下客車15元/車次,2噸及以下貨車20元/車次。
據了解,大橋管理處曾多次向齊河縣胡官屯鎮派出所報警,民警趕到現場后,村民就全部離開,等民警走了,村民就再次上來。
“本來是當天14點開始收費通行,大橋西出入口突然出意外,我們只能在長清這端放上路障。我們作為企業,需要收回成本,如果需要給哪個地方的村民免費,也是需要當地政府補貼的,目前我們已經跟齊河縣進行溝通。”大橋投資方相關負責人說。
當晚,齊河縣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黨委政府一直在做村民工作,也在跟大橋方積極溝通。攔路的行為不對,縣里態度很堅決,要求村民盡早把路障移除,保障大橋盡快暢通。
截至21日20點,大橋仍無法正常通行。
●相關鏈接
兩項成全國之最在濟首次用破冰凌裝置
“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長清黃河大橋實現了兩項全國首創設計,突破了兩項全國之最。”大橋投資方負責人鄭和國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山東省、濟南市的重點建設項目,長清黃河公路大橋是105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8800米,主線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每小時100公里,總投資15.2億元,2014年9月開工建設,歷時3年建成。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橋梁分院院長徐召介紹說,該橋主橋為主跨168米、主桁架寬27米、六跨一聯的變高下承式鋼桁架,用鋼量超過了1.2萬余噸,混凝土澆筑量達到了27.5萬立方米,主橋跨徑之大、一聯總長均屬國內同類公路鋼桁梁橋梁之最。在桁間距27米的情況下,采用橫向兩片桁架設計,在目前已建公路鋼桁梁橋中未有先例;橋面結構采用混凝土橋面板與主桁下弦、縱梁、橫梁全部結合的結構形式,在國內公路鋼桁梁橋設計中也是首創。
記者站在大橋下,抬頭發現每個橋墩上都有一個醒目的紅“箭頭”形裝置。“這是橋墩的破冰凌裝置,在濟南首次使用。”濟南黃河長清大橋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鐵說,豎直橋墩在河流裹挾冰凌沖撞下會發生巨大抖動,并有可能導致整橋潰斷。在橋墩設置這個裝置可以減少受力,減小冰層的沖擊力,保證橋體安全。(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