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市政府出臺《濟南市城市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記者獲悉,我市針對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動”提出了37條具體措施,并分別明確了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和完成時限。按照計劃,今年9月底前,我市“禁燒區”內將全面整頓取締露天燒烤;年底前,既有主次干道上方的架空線纜原則上全部入地。

  圍繞城市生態綠化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大明湖景區荷田復壯和植物園、泉城公園專類園植物品種豐富等園容綠化提升項目。遵循“生態、自然、野趣,節簡、安全、易游”的要求,全力推進20處山體公園建設和35座山體綠化提升。加快推進水質凈化一廠、二廠擴建工程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0萬噸,確保今年6月底前完成小清河城區段生態清淤工程。

  圍繞城市環境衛生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將新增的高架路、立交橋、新建道路、城鄉接合部道路納入城管系統標準化作業范圍,新增保潔面積240萬平方米。今年年底前,道路保潔機掃率由95.4%提升到97%,灑水沖刷率由98%提升到98.5%。按照國家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及示范城市建設要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黨政機關、軍隊單位、醫院和學校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全年建設改造公廁200座,其中新建改造公廁50座、修繕提升150座。堅持市、區領導檢查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常態化。完善并執行工程開工前揚塵治理設施聯合審驗制度,施工工地全部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施,并與監管部門聯網。凡未納入市政道路管理范圍的所有在建及維護道路、臨時施工道路等,由所在縣區政府負責落實揚塵治理措施,推行道路縣區長負責制。

  市容秩序整治方面,《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弱電線纜全部入地,既有主次干道架空線纜、跨路口架空線纜原則上全部入地,支路街巷和住宅小區整治任務完成70%以上,對不易入地和暫不能入地的線纜,采取捆扎、套管等方式實施整治。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內六區主要街道、重要片區牌匾標識的整治提升,規范英文標識。對主次干道、重點場所、窗口部位占道經營行為堅決予以取締,今年8月底前,完成對全市主要干道和重要部位的整治。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禁燒區”范圍內露天燒烤行為整頓取締工作。整治城區100條主次干路、支路快車道坑槽,更換100條主次干路、支路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花磚或彩混路面6萬平方米;更換2萬個防沉降、防異響、防盜竊井蓋,基本消除主次干路非標隱患井蓋;修補更換5萬米立沿石,消除主次干路立沿石缺失歪倒現象。拆除廢棄交通標志2000面,更換主次干路路徑指引標志200面,有序開展標線覆新工作。加快我市景觀照明規劃編制,重點提升商業繁華地段、公共活動場所、城市窗口部位等區域夜景亮化水平。對20條道路路燈設施進行提升改造。

  居民居住環境整治方面,《方案》明確,今年新完成461個、建筑面積約755.8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含樓房院落和單棟樓宇)的整治。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對整治范圍內的各類違法建筑應拆全拆。對全市主要城市出入口和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等窗口統一進行高水平整治策劃,堅決拆除違法違章和有礙觀瞻的建筑。

  除此以外,《方案》還針對“三高”沿線環境整治、重點企業形象、農業農村、和諧穩定、文明素質等多項提升行動分別明確了各自的工作任務、完成時限和責任單位,并提出了落實各項任務的保障措施,要求將城市提升工程納入全市城市管理綜合考評體系,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扎扎實實落實好城市提升工程的各項任務要求。(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