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進入“二馬”時代

  相比在很長一段時間穩坐“亞洲首富”寶座的李嘉誠,“中國首富”的龍頭交椅目前還沒有誰能夠一直坐著。不過,伴隨著騰訊和阿里巴巴市值的你追我趕,中國首富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姓馬”,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中國的首富排行榜爭奪戰,從此前王健林、馬云、馬化騰的多家角逐,偶爾還會有像漢能的李河君和順豐的王衛這樣的黑馬殺出,到現在逐漸只剩下“二馬”之間的較量。

  8月7日,騰訊控股收盤于320.6港元/股,按照當日匯率計算,騰訊市值領先阿里巴巴不超過20億美元,馬化騰暫時登上中國首富寶座;不過,隨著北京時間7日晚間阿里巴巴股價大漲逾3%,馬云身家再度超過馬化騰,重奪首富寶座。

  馬化騰由于《王者榮耀》身價大漲,馬云掌握買買買渠道,他們被戲稱為:一個是掙孩子的錢,一個掙妹子的錢。可見此前流傳的商業價值排行榜所言非虛:孩子大于女性,女性大于狗,最后墊底的才是男性。

  ▲馬云。圖/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時代和經濟周期造首富

  不過,無論是馬化騰還是馬云問鼎江湖,對于排名比較穩定靠后的廣大吃瓜群眾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分別。首富排行榜除了“富可敵國”所制造的新聞噱頭,其更深的經濟風向之變,還是體現在首富們所處的時代和經濟周期之上。

  我們回顧近些年的首富排行榜,中國富豪財富的膨脹與縮水往往就在一夕之間。

  近三十年間的中國內地首富變遷,除了中國產業經濟發展更替影響,資本市場的“造富”作用開始體現。

  1999年,胡潤在上海灘制作了第一份“中國富豪榜單50強”,當年登榜的榮毅仁家族、劉永好、李曉華、吳炳新、黃宏生等,被胡潤稱為是“站在中國財富頂端的第一代富人”。如今短短不過二十年,河東河西,已經是滄海桑田。

  可以說,2002年前,中國首富在榮氏家族和飼料大王劉永好間替換,映照的是上一個工業產業時代的余溫,以及當年農業大國的國情。

  但2008年前后,情況發生了變化。

  伴隨著房價扶搖直上,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造富作用也第一次體現出來。當年滬指創出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房地產行業掌握上市公司的富豪們一夜暴富。當時的胡潤百富榜顯示,房地產行業老總在前二十名中占據半壁江山。

  而如今再來看富豪排行榜,伴隨著房地產政策的影響,王健林的萬達股債雙殺、全面收縮,以二馬為代表的互聯網行業巨頭,徹底把進入白銀時代的房地產商擠下首富的舞臺。

  ▲馬化騰。圖/新京報記者 李冬 攝

  市值變化將左右首富異位

  除了從首富排行之變顯現出產業之間的新更迭,資本市場的杠桿和膨脹作用,也第一次史無前例地體現出來——無論是王健林還是“二馬”的身家之爭,本身的業績固然有影響,但市值的變化,毫無疑問已經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公司市值的變化,取決的是所在的政策環境,是市場對公司的預期。比如最近出臺的支付機構明年須接入“網聯”的消息,其實打破的正是“支付寶們”做平臺的想象空間。對于第三方支付,未來受到政策的影響會不斷深入。而未來政策的松緊,必然會直接體現在公司的市值變化上,進一步直接影響首富們的“屁股”位置。

  最近,在券商首席們的研報和經濟學者的判斷中,有一個火熱的詞匯就是“新周期”。

  分析師們認為,當下正在迎來一個財富重新洗牌的新周期,這是經濟轉型的機遇,也是宏觀調控的挑戰。在新周期中,誰能把握新周期的規律,誰就能夠在新一輪產業變局中獲取先機。

  對于首富們來說,“新周期”映照下的未來,可能也同樣如此。未來必然出現的是市值造就的一批“首富們”,沒有誰能夠將一直坐穩首富的位置,要想像李嘉誠那樣,大陸的首富們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邊際

  編輯:新吾 倪雪瑩 純潔 吳敏  

  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