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流行語,群眾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民警察。而在公安隊伍中,基層派出所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派出所民警,和老百姓距離最近。為治安防范,打擊犯罪,他們的身影遍布轄區每個角落。
8月3日,記者來到德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河西派出所,跟隨值班民警接警、出警、調解糾紛、治安巡邏、辦理案件等,零距離體驗基層民警緊張、繁忙而又充實的一天。
派出所位置特殊
8月3日上午8點30分,當記者來到河西派出所時,民警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準備就緒。趁著早晨警情較少,河西派出所指導員許開軍帶領記者來到會議室,聽取轄區民警匯報工作,并對派出所各部門進行參觀,熟悉民警的辦公環境。
“河西派出所轄區東起京杭大運河,南、西、北三面都與河北接壤,轄區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85326人,有華能德州電廠、華魯恒升、中聯大壩、元濟紡織等大中型企業。”許開軍介紹,轄區內還有一個大壩檢查站。由于轄區內廠子多、流動人口多,且派出所地處城鄉接合部、省界交會處,治安環境相對復雜。主要是以傷害類案件、盜竊類案件、毀財類案件、詐騙類案件、阻礙施工類案件為主。
據記者了解,目前,河西派出所轄區現有干警20余人,平均年齡只有32.4歲。由于轄區區域特點各不相同,為使民警既能分工明確又相互協同,派出所改進傳統模式,特意成立了“三隊一室”。“這樣一來,民警執法會更加高效、規范。”許開軍說。
案件瑣碎有警必出
記者在派出所體驗的整個上午并未遇到警情。民警齊英凱打趣地說道:“你們來了,把這些犯罪分子給鎮住了。”而據齊警官介紹,警情多時,一天能達到20余個,而且很多都是瑣碎的小事。比如:鄰里之間鬧矛盾的;為了5角錢網費大打出手的等等。
下午2點23分,民警們陸續吃完午飯,正準備稍作休息,一陣急促的警報聲,打破了一上午的平靜。民警吳明遠迅速接聽了來自運河古街管理辦公室的報警電話。對方稱,有幾個年輕人在辦公室前的空地玩滑板,大聲喊叫,保安上前阻止后竟對保安破口大罵。
5分鐘后民警趕到運河古街管理辦公室,此時罵人的青年在得知保安報警后就已經逃離現場,民警向當事人了解具體情況并做了案件記錄。“像這種情況,我們遇到的很多!”吳明遠告訴記者,無論案件大小,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就必須到場。吳明遠向記者介紹,其實每天接到的報警電話中,有些事并不在民警的職責范圍內,比如有人生病暈倒在馬路上,打“120”其實比“110”更合適,但是盡管如此,但不管案件嚴重與否,“運河民警”都是有警必出。
為了群眾累并快樂著
劉凡磊,今年33歲,2012年10月參加工作。2016年10月份借調到河西派出所,負責治安工作。“剛調來的時候很難適應所里的工作。”劉凡磊說,就一個字“累”。但現在的劉凡磊對目前的工作已經輕車熟路。
在2017年7月全市公安機關刑事技術工作“每月之星”的通報中,劉凡磊被評為“采集之星”。2017年以來,他共提取各類不同案件現場視頻信息40余條,其中,在2017年7月份,運河經濟開發區一盜竊自行車案中,他為案件偵破提供了重線索。
戶籍民警王瑞雪也是被借調到河西派出所工作的。8月3日上午10時40分,在戶籍室,王瑞雪正在為一名群眾開具戶籍證明,而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絡繹不絕。據王瑞雪介紹,平均每天有200余人次到戶籍室辦理業務,尤其是到了7、8月份人數更多。“這個時期來辦理業務的主要是學生。”王瑞雪說,為了方便群眾,她還專門制作了提示標簽,將各類業務的辦理流程打印好,放在工作臺上供群眾自行瀏覽。
雖然每天都會有繁重的業務和棘手的問題要處理,但王瑞雪臉上總掛滿笑容。“能成功為群眾解決難題,感覺是一種激勵。”王瑞雪說。
保民平安一刻不放松
1990年的小伙侯志飛入警將近5年。從2012年10月份入職以來,他經歷的大大小小案件已經數不清,但去年夏天的一次經歷,他仍記憶猶新。侯志飛向記者描述,當時,他一個人走訪社區,在小區物業問詢時發現,一個紋身染發的青年腰間別著一把管制刀具,手中揮舞著一把長刀在樓下大罵。他上前勸阻,發現男子情緒很激動,于是他立刻向同事說明現場情況。
兩分鐘后,同事趕到,侯志飛和同事默契配合,一邊關注男子動作防止突然拔刀傷人,一邊趁男子不注意迅速上前把男子按倒在地并奪下了男子手中的尖刀。
后來經過審訊發現,男子曾經吸毒,由于自己戒毒導致精神有些失常。“想起來真是后怕,由于當時出去走訪,單槍匹馬,萬一控制不了場面就危險了。”侯志飛提到這件事還心有余悸,既然穿上了這身警服,就要對得起身上的責任,對得起百姓對警察的信任。“一刻也不能放松,當遇到問題得沉著冷靜處理。”
當日傍晚,18時10分,正值班民警吃晚飯時間。值班室警報聲突響起,民警放下手中的碗筷,直奔事發現場,原來是一小區物業跟業主發生矛盾,到達現場后,經過協調,矛盾化解。從接警到警情處理完,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當民警返回到所里時,飯菜已經涼了。
20時50分,警報聲響起,一乘客未付出租車費用逃跑求助。

值班民警吳明遠告訴記者,夏季,夜間是警情高發期,只要值夜班,晚上基本不能睡覺,而且第二天正常上班,雖然苦點累點,百姓平安,對于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回報了。
記者 路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