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受臺風“海棠”影響,棲霞市自西向東出現強降雨。蘇家店鎮、寺口鎮、西城鎮等區域降雨較多,最大降雨量寺口鎮達到245.5毫米。突如其來的降雨導致這些鄉鎮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洪澇災害,有的道路被沖斷,有的房屋被水淹,還有的人員被圍困……險情發生后,棲霞全市上下立即動員起來,全力營救群眾、暢通公路、恢復生產,一場特殊的“戰役”在這里打響。
險情就是命令。千余干部奔赴一線
“雨下得太突然了,也就是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河道里的水就開始往外溢了,多少年了也沒見過這么大的雨”,談起當時強降雨的情形,棲霞市西城鎮黨委書記徐海勇仍心有余悸。
西城鎮距棲霞城區并不遠,也是這次強降雨的受災區。據徐海勇介紹,由于雨下得太猛、太快,短時間內轄區內河道的水位大幅上漲,部分村莊的河道由于太窄,出現了洪水外溢現象,這也間接導致了部分村莊道路損毀、交通中斷、房屋進水。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發生后,棲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級主要領導帶隊分赴一線抗洪搶險。在西城鎮左家、回兵崖、東孟家溝等村莊,棲霞市委主要領導每到一處,都深入到田間地頭、村街巷道、居民家中,實地察看受災情況,安排落實救助政策,鼓勵村民重振信心。
與此同時,受災比較嚴重的寺口鎮、蘇家店鎮、松山街道等鎮街區也迅速做出應急響應,由主要領導帶隊,積極組織駐區干部、包村干部第一時間奔赴受災一線,全面排查受災情況和險情,全力以赴、爭分奪秒開展救災和安置幫扶受災群眾工作,全市未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啟動防汛Ⅲ級預警防患于未然
針對臺風仍有可能持續影響的情況,棲霞市立即啟動防汛Ⅲ級預警響應,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千余名機關干部連夜深入包幫鎮村開展防汛包幫工作,市鎮村三級防汛搶險隊全部進入待命狀態,24小時在崗在位,隨時做好應急搶險準備。并要求所有包水庫、包塘壩、包河道的責任領導、技術人員和責任人無論有雨無雨必須上堤上壩,不分晝夜24小時連續監控,確保遇到險情能第一時間發現、預警處置和上報。
為確保防患于未然,棲霞市還立即啟動對水庫、塘壩、河道、中小學校以及城市低洼居民區等防汛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大排查,特別是對未除險加固的病險小型水庫和塘壩,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全面檢查。對排查出來的隱患,逐一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和整改措施,設置警示標志,制定應急方案,嚴防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同時,安排專人24小時密切關注水情、險情,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及時做好群眾轉移和安置工作。
時間就是生命,干群組“人墻”營救受困群眾
突降大雨導致棲霞區域多處地方水位猛漲,多個鄉鎮發生務工果農被水圍困的情況。時間就是生命,受困群眾的安危牽動著每一位棲霞人的心。為此,棲霞市委、市政府指示必須把群眾安危放在第一位,由公安局聯合公路、交通及當地鄉鎮政府,全力組織人員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及時救助、疏散受困群眾,堅決避免人員傷亡。
3日13時31分,在西城鎮上峴村的公路上,一輛面包車和一輛轎車共11人被突發的洪水困在車內,情況十分危急。接到報警電話后,棲霞市110指揮中心立即指令西城派出所、消防大隊進行緊急救援。到達現場后,救援人員發現兩輛車停在兩條路交叉路口處,湍急而下的洪水將兩車困在其中,車輛隨時都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
現場指揮員立即安排部署救援,最終決定由一名消防戰士用救援繩捆在腰上做好防護措施后,攜帶救援大繩靠近車輛,將大繩一頭固定在面包車上,另一組官兵則在路邊安全地帶拽緊救援繩,其余官兵沿大繩組成救援“人墻”,從車上扶著車內的被困人員慢慢挪到安全地帶,最后把被困人員一一從車內成功救出。
責任就是使命,多部門緊急出動保暢通
受洪水危害,3日下午開始,棲霞市部分區域出現了短時的斷水、斷電、斷路等情況,群眾的出行、用電、用水受到影響。面對突發情況,棲霞市供電、交通、住建、水利等各部門緊急行動,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奔赴第一現場,搶險排危,切實保障全市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寺口鎮10千伏汪溝線倒桿搶修現場,該鎮供電所副所長閆春亮介紹,受暴雨影響河水水位暴漲,10千伏汪溝線倒桿13基,受影響的有10多個臺區以及多個果品冷風庫、通訊基站,居民用電受到極大影響,另外10千伏山口線、曹家線也不同程度出現故障。而這種現象在受暴雨影響嚴重的蘇家店鎮、寺口鎮、西城鎮、松山街道等多個鄉鎮同樣存在。據統計,期間棲霞供電公司輸配電線路故障停運20條次,其中35千伏線路1條,10千伏線路19條,估計影響客戶34000余戶。
災情發生后,棲霞市供電公司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分頭趕赴線路受損嚴重的寺口鎮、蘇家店鎮、西城鎮、松山街道,現場指揮制定搶修方案,調撥搶修人員、物資,監督現場安全。天黑雨大、山高路滑,搶修隊員不顧道路泥濘、山路難走,迅速展開了應急搶修。截至4日下午,該公司已累計組織200余人投入搶修,出動車輛56臺次,當日受損線路主干線都已恢復送電。
像這樣奮戰在險情一線的部門和人員還有很多很多。為給棲霞市委、市政府及時掌握降水情況和變化提供一線情報,棲霞市水文監測站組織水文報訊員堅守在河道一線,密切監視水文變化情況,隨時準備沖到河水中監測降雨量和降水速度;為保障水毀公路及橋梁地帶的快速恢復,棲霞市交通局組織300余名人員和20余套機械設備連夜奮戰在縣鄉公路水毀現場,打通中斷路段,設置警示標識,加快搶修作業,保障道路暢通。
洪水無情人有情,危急時刻見真情。如今,棲霞市數千名機關干部依然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大愛為民的人生答卷!記者 林芋竹 通訊員 倩倩 春利 張峻 曉鵬 攝影報道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