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4日訊(記者 王玉棟)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山東省醫療聯合體建設推進工作方案》中了解到,山東通過完善醫療保險支付政策、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建立人員保障激勵機制,推進醫聯體建設和分級診療制度落地。

  發揮醫保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的引導作用。合理拉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級醫院和城市大醫院間報銷水平差距,增強在基層看病就醫的吸引力,引導參保患者有序就診。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并加強考核,引導醫聯體內部形成順暢的轉診機制,促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聯體內符合規定的雙向轉診病人,統籌地區內可按院內轉科政策簡化醫保轉診、報銷手續,雙向轉診起付線可連續計算。

  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探索醫聯體、藥品采購聯合體工作聯動機制,按有關規定與入圍企業進行價格談判,確定采購產品及價格。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配備要滿足常見病、慢性病等患者用藥需要;適應專科、專病患者和康復期(恢復期)患者下轉需求,為基層就診、轉至基層治療患者提供必要的藥品供應保障。

  建立人員保障激勵機制。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完善與醫聯體相適應的績效工資政策,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適應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分配激勵機制。落實醫院用人自主權,實行按需設崗、按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

  建立規范雙向轉診機制,建立醫聯體內部雙向轉診綠色通道,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和雙向轉診臨床標準,本著急慢分治、治療連續、科學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則,引導患者自覺自愿配合,實行暢通的雙向轉診。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延長醫聯體服務鏈條,拓展醫聯體服務范圍,為患者提供一體化、便利化的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繼續治療和康復。

  扎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醫聯體建設、推進分級診療等工作的銜接統籌,通過家庭醫生與居民建立穩固的契約式服務關系,促進基層首診和分級診療。在醫聯體內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醫院及三級醫院之間的“1+1”或“1+1+1”的機構組合簽約模式。對簽約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專科門診號源、住院床位資源優先分配到家庭醫生團隊,增加簽約服務的吸引力。對診斷明確、病情穩定、依從性好的慢性病簽約患者,在家庭醫生處就診可以酌情提供不超過2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充藥品應優先保障簽約居民慢性病治療的常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