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濟南,十面霾伏。
當天下午,辦完公事路經泉城路的李飛,好不容易停下車,便抬腳走進三聯商社西門店,打算買部新手機。
但讓她不解的是,雖然店里燈火如舊,營業員的口氣卻很堅定,“現在手機不能賣”!
李飛不知道,或許,她再也沒機會買到由三聯商社開具發票的家電了……
閉店17天大中電器秒速入濟
閉店調整?急匆匆跑進店的李飛,當時并未留意門口的告示——“為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本店將于2017年1月4日—1月20日進行電腦系統升級,屆時將進行閉店調整,不對外營業……營業時間:2017年1月21日。”
換言之,三聯商社門店一關就要17天,含濟南3家、外埠3家。雖閉店調整,但1月4日、5日,三聯商社西門店的營業員們,仍在正常上班。有店員向顧客解釋疑惑的同時,也似有不解,“程序在換,賣不了貨,可以先交定金,我們不知道為什么‘閉店’了還讓上班。”
在濟南,像李飛一樣,對三聯有著潛意識認同感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只是,作為顧客,他們對于這次閉店,一如霧霾遮目,看不明就里。
但霧霾遮不住太陽的光芒,現象也都源自真相。
這一切,源自2016年12月28日,三聯商社(600898)發布的一份公告。公告稱,公司股東大會高票通過“終止家電零售業務及資產出售相關議案”,將公司與家電零售業務相關的存貨、非流動資產出售給公司的關聯方山東大中電器有限公司(下稱“大中電器”),評估價格為1.38億元。而三聯商社,將全面轉戰智能移動終端領域。如此,作為三聯商社全資子公司的德景電子得以借殼登陸A股。
這則消息,對于家電消費者來講,有些生硬也有些距離。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三聯商社早就該有此舉。因為,國美電器作為三聯商社實際控股股東,早就承諾五年之內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
而這則公告的口語化說話,就是——三聯商社以后要改做手機領域了,而原來的家電門店,都改名為大中電器。放在業界來說,一個家電賣場品牌,如此進入一個新省份,堪稱神速。
揮別32年“買家電 到三聯”將成絕唱
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信息,即將接盤家電門店的大中電器,系2016年12月8日,由山東鵬潤電器有限公司更名而來,法定代表人為黃秀虹,系黃光裕的胞妹;而鵬潤電器有限公司則認繳了公司的全部1000萬注冊資本。
也就是說,在三聯商社發布停售家電公告前20天,“山東大中”就做好了等待準備。業界人士分析,如此更名,源于大中電器比鵬潤電器更有知名度,以便盡量減少三聯商社易業帶來的銷售挫傷。
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注定是三聯商社作別家電零售的最后一個節點,但執著的三聯商社,依然如期拋出了“跨年狂歡節”的大促。如今,在西門店內墻體上,還貼著“構筑全新家電賣場 三聯西門夢幻升級”的標語,兩個月前,這家門店,剛剛進行了最后一次重裝開業。
據了解,大中電器的門頭店招,將在今年1月完成更換。屆時,“買家電 到三聯”這個喊了32年、一直用在三聯商社各種宣傳媒介上的廣告語,也將徹底成為回憶。
或許出于對消費者情緒的照顧,時至今日,除了三聯商社發布的公告,以及部分財經媒體的報道外,三聯商社對外有意保持著沉默,進而潛移默化地把顧客對它的感情轉嫁到大中電器上來。據悉,同為國美電器子品牌的大中電器,擁有長達35年的運營史,門店數量近50家,年銷售額近80億元,常年穩居北京家電市場份額之首。
客觀來說,今后,入濟的大中電器,倘若把既有的采購、運營優勢,與熟悉山東市場的三聯商社管理團隊完美融合,這對于提升濟南家電市場競爭水平、對更好地服務家電消費者,似乎也都是件好事。
股民利好?國美手機將由“三聯造”
在公告中,雖然三聯商社并未提及緣由,但幾乎人盡皆知的重要原因便是——解決與國美電器的同業競爭問題。2016年7月25日,就已是解決該問題的五年期限到期日。五年承諾期內,國美電器欲延長履行期的想法被否;2015年底,開始拋出“轉行做手機”的信息。
一波三折后,2016年10月,三聯商社收購了浙江德景電子100%的股權,將后者變為全資子公司,智能移動終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的主要盈利增長點。此后,經歷與股東、監管部門等“拉鋸戰”后,三聯商社如今夙愿得償——終于能“做手機”了!
此外,家電零售業務增長緩慢,應是其致力業務轉型的另一原因。目前,三聯商社僅在濟南、東營、鄒平、淄博等轄區擁有6家門店,從事家電零售業務。
雖然手機產業早已不屬藍海市場,但產業整體仍在快速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
近年來,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下,手機產業體量不斷擴大,僅同題材上市公司就多達近150家。結合德景電子規劃的“提供手機參考設計、ODM”業務方向,業務轉向智能移動通訊終端的三聯商社,在股票市場的表現,應該前景可期。
其中一個注腳便是——就在半個月前,國美智能手機總裁沙翔就對媒體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國美將發布自有品牌手機,而機器將由德景電子生產。
財經鏈接
“三聯家電”為何仍可見
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三聯幾乎是家電代名詞。但三聯商社作別家電零售后,一些店招為“三聯家電”的賣場,還會經銷家電業務。
這又原因何在?
“三聯”,作為商標,隸屬于三聯集團,目前處于被凍結狀態。
當初,三聯集團許可上市公司三聯商社在家電零售領域無償使用該商標。在國美電器取得三聯商社控股權后,三聯商社已和三聯集團一撇兩清,但其想無償取得“三聯”商標、并禁止三聯集團轉讓該商標的訴求,一度被法院駁回。
三聯商社成為國美控股后,三聯集團仍以“三聯家電”為名,經營家電零售業務。目前,山東仍有不少“三聯家電”賣場,但出于對此前口號等權益轉讓的顧忌,這些門店,幾乎都未使用“買家電 到三聯”的口號。對于“三聯”商標在家電領域的使用權,三聯集團、三聯商社在一直各執一詞。采訪中,多位“三聯家電”店主對記者提問都很謹慎,不愿置評。“現在下面縣市還有很多三聯家電,有一些確實是當年老‘三聯’的加盟店,但都和如今的三聯商社沒有關系。”有不愿具名的濟南商界人士表示。
2009年,三聯商社剛被國美收購時,一部分原三聯的員工還曾高調地在三聯商社西門店的北側開設了一家三聯家電。當時就出現了老三聯人開了一家新三聯,新東家經營老三聯的奇觀。此后,山東大明電器入主三聯家電,至今,三聯家電這一品牌,仍持有在該公司手中。